湖南优质稻研究进展及其发展趋势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郑瑞丰
作者: 余应弘;夏胜平;潘美山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优质稻;研究进展;趋势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04 年 20 卷 06 期
页码: 110-113
摘要: 简述了湖南在优质稻种资源收集、引进、评价、利用,优质稻品种选育、优质稻米标准研究、栽培技术体系研究的成就、进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势。收集、评价、保存了湖南地方稻种资源5000多份,国外稻种资源1000多份;育成了中高档优质稻品种120个,其中中档优质稻品种103个,高档优质稻品种17个,三系优质杂交稻组合8个,两系优质杂交稻组合7个,常规优质稻品种115个;针对优质稻品种库容小、生物学产量低等特点,研究形成了一套高生物学产量、高库容量、高经济系数、少农药污染的“三高一少”优质稻栽培技术体系。正进一步收集、引进、利用耐热、抗病优质稻种资源、野生稻有利基因;研究稻米重金属及化学残留物的检测技术;采用常规育种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的手段,全面提高优质稻品种产量潜力、抗病虫性及稻米品质,改良现有不育系、恢复系、常规水稻品种;研究优质稻合理的时空布局与生态区划,采用全程监控技术,进行洁净化生产。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湖南优质稻研究进展及其发展趋势. 余应弘,夏胜平,潘美山. 2002
[2]沙化退化土壤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和趋势. 于江,郭萍,田云龙,蒋细良,朱昌雄. 2006
[3]阿维菌素类药物残留检测的研究进展. 文豪,周绪正,李冰,牛建荣,魏小娟,张继瑜. 2015
[4]我国茸鹿瘤胃微生物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孙伟丽,李光玉,刘晗璐,鲍坤,钟伟,王欣. 2010
[5]沙化退化土壤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和趋势. 于江,郭萍,田云龙,蒋细良,朱昌雄. 2005
[6]优质稻"玉美占"的选育与高产栽培技术. 廖莉莉,陈颖,莫振茂,林家福,秦延春. 2013
[7]不同施氮量对优质稻玉美占产量的影响研究. . 2014
[8]优质稻新品种耐德606示范表现及主要栽培技术. 吴耀军,曾凡洪,阳旻,何少梅,向花香,覃凯旋,莫武平. 2016
[9]优质常规稻新品种五山美占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王志东,周少川,李宏,黄道强,赖穗春,周德责,王重荣,李康活. 2016
[10]优质稻丰优香占高产保优施肥技术研究. 刘辉,文云书,陈光玉,李敏. 2015
[11]不同施肥水平与抛栽密度对优质稻玉美占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2015
[12]优质常规稻新品种黄银占的选育. 王志东,周少川,赖穗春,李宏,黄道强,卢德城,周德贵,王重荣,李康活. 2014
[13]优质高产晚稻品种的筛选. 申建斌,庞冰,孙桂华. 2000
[14]第四讲 优质稻调优保优栽培技术(二). . 1999
[15]第六讲 优质稻的收与硒. . 1999
[16]我省优质稻米研究开发的现状、目标和措施. . 2000
[17]高产优质杂交晚籼益丰优华占的特征特性及试种表现. 周应林,邹细标,彭应财. 2014
[18]优质稻科玉03的选育与高产栽培技术. 杨仕冠,周灵芝,林林,李业伟,陈颖. 2010
[19]籼型高档优质稻“星2号”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颜育民,罗顺清,张国玉,罗爱辉. 2012
[20]江西省水稻推广品种米质现状评价及其改良策略. 谷德平,王任初,李源祥,华育坚,万桂华.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湖南省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工作概述
作者:邓晶;刘新红;段永红;余亚莹;余应弘
关键词: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湖南省
-
新世纪湖南粮食生产的特征、问题与对策研究
作者:谭强林;陈丽桦;余应弘;刘晗
关键词:新世纪;粮食生产;问题;对策;湖南
-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33S应用与展望
作者:陈善晶;朱明东;曾晓珊;张屹;汤国华;谢红军;余应弘
关键词:两系杂交水稻;温敏核不育系;33S;晚稻;生产应用
-
主要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体系现状与展望
作者:李丹;王晓玉;杨玉;朱明东;段永红;谢红军;邓晶;余应弘
关键词:主要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国际标准;种子认证制度;种子活力;单粒播
-
我与袁老师的忘年情缘
作者:夏胜平
关键词:
-
69份穇子地方种质资源表型多样性评价
作者:李基光;王艳兰;向兰舟;邓晶;朱建宇;王利群;汤睿;余应弘
关键词:穇子;鉴定评价;种质资源
-
湖南省饭豆地方种质资源表型多样性评价
作者:王艳兰;李基光;王利群;邓晶;汤睿;余应弘
关键词:饭豆;鉴定评价;种质资源;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