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大豆M型三系和强优组合选育及其应用前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戴瓯和
作者: 戴瓯和;张磊;黄志平;李杰坤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豆;质核互作不育系;强优组合
期刊名称: 安徽农学通报
ISSN: 1007-7731
年卷期: 2002 年 8 卷 01 期
页码: 10-12
摘要: 用中油 89B与 W2 0 6等父本回交转育 ,已获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 ;这些不育系经与 175 0个父本测交 ,已获 2 3个恢复株率在 85 - 10 0 %的恢复系 ;经产量试验 ,已获增产幅度达 30 %以上若干个强优组合。一侯制种成本降低 ,即可投放大田种植
分类号: S565.103
- 相关文献
[1]大豆M型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W931A三系配套及强优组合的研究. 张磊,戴瓯和,黄志平,李杰坤,张丽亚. 2001
[2]木豆CGMS杂交种生产中的传粉昆虫. 李正红,梁宁,马宏,Kul Bhushan SAXENA,刘秀贤,宗绪晓. 2011
[3]籼型抗病质核互作不育系锦319 A的选育. 李华慧,刘晓利,涂建,黄平,奎丽梅,谭春艳,王建军,卢义宣,辜琼瑶. 2017
[4]东北春性杂交小麦优势利用研究与应用. 王岩. 2009
[5]冬小麦强优组合选配及其遗传力分析. 左联忠,王彩萍,杨文龙,赵吉平. 2001
[6]氮和钾肥对大豆的增产效果. 李洪喜,焦占力,王忠. 2008
[7]赤豆三号大豆新品种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魏云山,王会才,张洪涛. 2012
[8]大豆光合气体交换参数的QTL分析. 印志同,宋海娜,孟凡凡,许晓明,喻德跃. 2010
[9]我国大豆产业发展情况的研究. 闵庚梅. 2012
[10]大豆生物量与产量组分间的相关及关联分析. 晁毛妮,郝德荣,印志同,张晋玉,宋海娜,张怀仁,褚姗姗,张国正,喻德跃. 2014
[11]大豆不同类型品种开花次序观察再报. 苏黎,董钻,宋书宏. 2004
[12]大豆品种及群体结构对形态指标和产量的影响. 赵跃坤. 2013
[13]不同生态区大豆品种在赤峰地区生育期组划分研究. 张晓荣,周学超,孙德新,廉宇,刘迎春,张洪涛. 2016
[14]维他灵8号对大豆增产效应的研究. 张进成,杜小凤,钱新民,徐建明,王伟中. 1999
[15]大蒜与几种作物的高效接茬模式研究. 李锦康,董恩省,虎明洪,颜兴,李桂莲. 2007
[16]黑龙江省大豆生产特点与发展问题. 矫江,谢学军. 2009
[17]赤峰地区大豆生产情况概述. 张晓荣,丁素荣,魏云山,乌朝鲁门,王会才. 2012
[18]高产量 高脂肪 高蛋白 三高大豆辽豆22号. 王德生. 2009
[19]花期水分胁迫对大豆器官平衡和产量的影响. 白伟,孙占祥,刘晓晨,关晓雪,宋书宏,董丽杰. 2009
[20]一株大豆内生拮抗细菌XZ-2的分离和分子鉴定. 王波,周涧楠,黄忠勤,王幸,丁震乾,常勇,周兴根.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加工兼鲜食型优质甘薯品种"徐紫3号"山地栽培密度试验
作者:谢家华;康桂辉;周进华;徐宁生;张磊;王颖;杨万林
关键词:甘薯;种植密度;形态特征;生育时期;栽培密度试验
-
32份糜子种质对黑穗病的抗性评价及发病条件研究
作者:郭成;洪流;周天旺;王春明;张磊;张小杰;董孔军;杨天育
关键词:糜子;黑穗病;抗性;发病条件
-
不同预处理对荠菜中二甲基硫醚类物质形成的影响
作者:张磊;张钟元;刘天星;吴海虹;李建林;冯蕾;牛丽影;李大婧
关键词:荠菜;挥发性风味物质;二甲基二硫醚;S-甲基-L-半胱氨酸亚砜;二甲基三硫醚
-
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土地平整与地力培肥的农机作业
作者:王腾;郭佰涛;张磊;张哲;李鑫
关键词:高标准农田;土地平整;施肥;操作;维护;调整;注意事项
-
猴痘病毒感染动物模型及传播途径研究综述
作者:陈召亮;张磊;李林芝;赵宗正;宋思慧;李秀博;刘聚祥;郭振东
关键词:猴痘病毒;动物模型;传播途径;感染致病
-
大车前苷抑制猪肺炎支原体诱导的炎性反应的作用初探
作者:王吉英;向书涵;李志强;李炻漾;张磊;谢青云;熊祺琰;邵国青;冯志新;于岩飞
关键词:大车前苷(PMS);猪肺炎支原体(Mhp);肺炎;核因子-κB
-
紫云英生物固氮对土壤肥力及根瘤菌的响应特征
作者:张磊;杜锦涛;范倩玉;李顺;高嵩涓;曹卫东
关键词:紫云英;土壤肥力;根瘤菌;互作效应;生物固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