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辣椒疫霉菌群体结构表型特征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兰成忠

作者: 兰成忠;刘裴清;李本金;陈庆河;翁启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辣椒疫霉菌;交配型;甲霜灵敏感性;生理小种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学报

ISSN: 0577-7518

年卷期: 2012 年 39 卷 06 期

页码: 513-51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明确福建省辣椒疫霉菌群体遗传结构的表型特征,对分离自福建省15个市(县)的300株辣椒疫霉菌的交配型、甲霜灵敏感性及生理小种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288株为A2交配型,12株为A1交配型,出现频率分别为96%和4%,以A2占优势,在各采集点均有分布。263株对甲霜灵表现敏感,28株为中间型,9株为抗性,分别占总体的87.67%、9.33%和3.00%,甲霜灵敏感菌株为主要菌系。根据菌株对辣椒疫霉菌生理小种鉴别寄主的致病性测定结果,可将辣椒疫霉菌划分为3个生理小种,其中168株为小种3,126株为小种2,6株为小种1,分别占56%、42%和2%,小种3为福建辣椒疫霉菌优势小种。

分类号: S436.418

  • 相关文献

[1]四川马铃薯晚疫病菌交配型、生理小种、甲霜灵敏感性及mtDNA单倍型组成分析. 彭化贤,席亚东,王晓黎,刘波微. 2013

[2]福建省致病疫霉交配型、甲霜灵敏感性及生理小种组成分析. 李本金,吕新,兰成忠,赵健,陈庆河,翁启勇. 2008

[3]2013~2015年黑龙江省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结构研究. 吕文河,敖翔,吕典秋,闵凡祥,白雅梅,王晓丹. 2018

[4]云南省大理州烟草疫霉交配型及甲霜灵敏感性研究. 曹继芬,霍超,户艳霞,王新中,徐发华,赵志坚. 2019

[5]云南辣椒疫病的分子诊断及其病原菌群体特征研究. 杨明英,曹继芬,李向东,孙道旺,王源超,赵志坚. 2009

[6]云南致病疫霉交配型、甲霜灵敏感性、mtDNA单倍型及其群体演替研究. 赵志坚,曹继芬,李灿辉,孙道旺,杨明英,王军. 2007

[7]不同地区辣椒疫霉菌生理小种的鉴定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杨叔青,胡栓红,杨志刚,陈聪,徐晓美,高婧,王勇,赵君. 2015

[8]广东辣椒疫霉菌分离鉴定及其致病力和生理小种分化研究. 李智军,龙卫平,郑锦荣,雷建军. 2007

[9]青海省辣椒疫霉菌生理小种鉴定. 王丽慧,陶丽婷,谭龙,李屹. 2017

[10]我国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结构研究进展. 安康,李小波,索海翠,刘晓津,方志伟,张小兰,王丽. 2018

[11]宁夏马铃薯晚疫病菌交配型和生理小种研究. 王喜刚,郭成瑾,张丽荣,胡丽杰,沈瑞清. 2022

[12]沙打旺黄萎病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和遗传多样性. 王娅婷,王乐,高婧,张园园,徐林波. 2022

[13]内蒙古马铃薯晚疫病菌交配型和生理小种研究. 郭军,屈冬玉,巩秀峰,姚裕琪,梁德霖,康振生. 2007

[14]福建省部分马铃薯产区晚疫病菌群体结构研究. 李本金,王荣波,刘裴清,邓丽霞,石茗月,李慧斌,陈庆河. 2022

[15]甘肃省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结构组成与交配型测定. 郭建国,杨凤珍,杜蕙,金社林,张新瑞. 2018

[16]金银花黄萎病的病原鉴定及生防菌剂防控. 鹿秀云,商俊燕,苏振贺,郭庆港,李社增,贾海民,李耀发,马平. 2023

[17]四川省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表型和遗传变异的分析. 赵青,郑峥,李颖,杨宇红,李惠霞,谢丙炎. 2016

[18]广西番茄晚疫病菌交配型鉴定及生理小种的初步检测(英文). 黄福新,冯兰香,杨宇红,秦碧霞. 2007

[19]甘肃省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结构组成与交配型测定. 郭建国,杨凤珍,杜蕙,金社林,张新瑞. 2018

[20]内蒙古马铃薯晚疫病菌交配型和生理小种研究. 郭军,屈冬玉,巩秀峰,姚裕琪,梁德霖,康振生.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