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邱建军
作者: 邱建军;唐华俊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农牧交错带;生物地球化学模型;耕地;C平衡
期刊名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ISSN: 1671-3990
年卷期: 2003 年 11 卷 04 期
页码: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运用农业生态系统生物地球化学模型 (DNDC) ,估算北方农牧交错带内蒙古自治区耕地土壤C储量并研究其平衡状况结果表明 ,该区耕地 0~ 3 0cm土层土壤有机碳储量约为 4662 2 .6万t ,目前土壤有机碳库处于严重负平衡 ,年净损失有机碳 13 3 5万t。指出干旱半干旱农牧交错区应推行免耕、休耕等保护性耕作措施以助于土壤有机碳的积累
分类号: S158
- 相关文献
[1]氮素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的模型表达方法. 李雷,黄玫,顾峰雪,张黎. 2013
[2]中国东北地区农田生态系统中碳库的分布格局及其变化. 韩冰,王效科,欧阳志云,曹志强,邹德乙,孙宏德,朱平,周宝库. 2004
[3]中国农业耕地土壤碳平衡与碳排放研究. 邱建军,唐华俊,陈庆沐,陶陶,ChangshengLi. 2002
[4]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土地资源持续合理利用的研究. 妥德宝,赵沛义,赵举,包海柱,张志勇,弓钦. 2001
[5]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带状留茬间作轮作防风蚀技术研究. 赵举,郑大玮,妥德宝,赵沛义. 2002
[6]我国农牧交错带资源环境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赵举,郑大玮,妥德宝. 2003
[7]黄土高原北部农牧交错带的生态问题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马治国,郑大玮,段玉,妥德宝,陈正新. 2004
[8]农牧交错带生态系统结构变化及其对系统退化的影响. 潘志华,安萍莉,郑大玮,妥德宝. 2002
[9]农牧交错带(武川县)生态系统功能的变化. 潘志华,安萍莉,刘亚玲,郑大玮,妥德宝. 2004
[10]黄土高原北部农牧交错带提高庭院集雨经济转化利用效率的技术途径分析. 马治国,郑大玮,段玉,潘学标,李少斌. 2006
[11]黄土高原农牧交错带苜蓿草地固沙效果观察——环县试验报告. 敬永方,张富忠,常生华. 2003
[12]人口分布空间插值及其在农牧交错带中的应用. 周小平,王志伟,张学通,李春娥,九次力,陈全功. 2010
[13]中国农牧交错带界定的现状及进展. 张建春,储少林,陈全功. 2008
[14]农牧交错带粮草带状间作防风蚀保土效应的研究. 赵举,郑大玮,潘志华,程玉臣. 2005
[15]以作物残茬为生物篱在裸露农田营建防风带技术的研究. 妥德宝,赵沛义,段玉,李焕春,张晓霞. 2007
[16]基于能流物流理论的农牧交错带生态治理模式研究——以内蒙古后山旱农区为例. 范锦龙,潘志华,赵举,郑大玮,妥德宝. 2004
[17]风蚀强度的空间差异及影响分析. 范锦龙,潘志华,赵举,郑大玮,妥德宝,赵沛义. 2003
[18]黄土高原农牧交错带草业发展前景浅析——对环县苜蓿草产业发展的分析. 郝兴中,常生华. 2002
[19]油葵秆生物篱和作物残茬组合抗风蚀效果研究. 刘晓光,郑大玮,潘学标,郑秀琴,妥德宝. 2006
[20]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风蚀气候侵蚀力的计算与分析. 王永,赵举,程玉臣.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双循环"背景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研究
作者:闫琰;王秀东;王济民;梅旭荣;唐华俊;吴孔明
关键词:双循环;粮食安全;粮食产能;绿色低碳;种养循环;新型蛋白饲料
-
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演进特征、问题挑战与政策建议
作者:唐华俊;吴永常;陈学渊
关键词:农业农村现代化;演进特征;问题挑战;政策建议
-
叶面喷施炭吸附聚谷氨酸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作者:曹丽茹;鲁晓民;王国瑞;党尊;邱天;邱建军;田云峰;王振华;党永富
关键词:玉米;炭吸附聚谷氨酸;生理生化;抗氧化酶;产量
-
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强力支撑乡村全面振兴
作者:唐华俊
关键词:“十四五”;科技创新;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全面振兴
-
人类世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远程耦合框架及其应用
作者:孙晶;刘建国;杨新军;赵福强;覃驭楚;姚莹莹;王放;伦飞;王洁晶;秦波;刘涛;张丛林;黄宝荣;程叶青;石金莲;张劲松;唐华俊;杨鹏;吴文斌
关键词:远程耦合;人类与自然耦合系统;调水;粮食贸易;自然保护区;系统反馈
-
强化数字农业科技创新
作者:唐华俊
关键词:
-
智慧农业赋能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
作者:唐华俊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