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毒在宿主内的拮抗效应及其分子机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亚囡

作者: 李亚囡;李学华;王广海;董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植物病毒;共同侵染;相互作用;交叉保护;拮抗效应

期刊名称: 华北农学报

ISSN: 1000-7091

年卷期: 2021 年 0S1 期

页码: 320-32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在自然界中,植物体同时感染2种或2种以上病毒的现象非常普遍,并且在这种复合侵染中不同病毒间会引起多种多样的相互作用方式,如协同效应、拮抗效应或共存效应。其中拮抗效应中最为著名的是交叉保护现象,也被称为次级排斥现象,其引发的效应表现为病毒复合侵染植物时先侵染病毒会抑制同属或近源的其他病毒的侵染。这一现象多发生在同属的不同种病毒间或同种病毒的不同突变株系之间。对于这一现象机制的可能解释有蛋白质介导的阻力、植物体本体防御介导的阻力以及植物体中RNA沉默途径介导的作用机制等,此外有研究表明病毒编码的沉默抑制子(VSRs)与病毒间的相互作用有关,可能在病毒复合侵染植物的组织的侵染模式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任何一种机制都不能完整的解释这种现象,交叉保护作用的机制仍然是不清楚的。本研究主要概述了已知的关于植物病毒拮抗效应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此外还阐述了当前这一现象在农作物保护中的应用。

分类号: S432.41

  • 相关文献

[1]植物病毒与植物激素的相互作用关系. 任萍,苗洪芹,曹克强. 2009

[2]蛋白质相互作用技术在热带植物病毒研究中的应用. 余乃通,王健华,张雨良,林湛松,杨文君,刘志昕. 2011

[3]牛源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Pm12)灭活疫苗的制备及小鼠攻毒保护试验. 陶乔孝慈,邬琴,顾晓晓,马雪,李劼,周霞,张星星,黄新,吴桐忠,韩猛立,钟发刚. 2021

[4]副猪嗜血杆菌重组亚单位疫苗候选抗原蛋白的筛选和确证. 王春来,李建军,刘娇,李艳玲,张艳禾,李刚,谢芳. 2014

[5]体内繁殖禽巴氏杆菌的提取及其交叉保护特性. 韦强,鲍国连,佟承刚,季权安. 2005

[6]引起重庆主栽柑桔品种衰退病的病毒株系组群分析. 王雪峰,周彦,刘科宏,唐科志,周常勇. 2005

[7]几种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活疫苗对中国流行毒株CK/CH/LDL/97I的保护作用评价. 张晓楠,王钰,李成仁,刘乔然,韩宗玺,邵昱昊,刘胜旺,孔宪刚. 2008

[8]重庆地区柑桔衰退病毒组群分析. 周彦,王雪峰,唐科志,周常勇. 2004

[9]新型兔出血症病毒(RHDV2)研究进展. 谭永贵,朱杰,郭慧敏,孟春春,李传峰,陈宗艳,刘光清. 2015

[10]柑橘衰退病毒弱毒株筛选方法研究进展. 唐萌,金鑫,周彦. 2015

[11]兔出血症病毒2型SC株VP60基因工程疫苗研制及其与传统兔出血症病毒疫苗的交叉保护作用. 宋艳华,胡波,范志宇,魏后军,陈萌萌,仇汝龙,徐为中,王芳. 2022

[12]重庆地区柑桔衰退病毒多态性研究. 周彦,周常勇,王雪峰,唐科志. 2005

[13]3种基因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免疫对tl/CH/LDT3/03株的保护性. 李成仁,张晓楠,王钰,韩宗玺,刘乔然,邵昱昊,刘胜旺,孔宪刚. 2007

[14]利用弱毒株交叉保护技术防治甜橙茎陷点型衰退病. 周彦,周常勇,李中安,王雪峰,刘科宏. 2008

[15]农杆菌转染的植物病理学研究和应用状况. 叶承道,褚启人. 1992

[16]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活疫苗(HuN4-F112株)对类NADC30 PRRSV免疫保护效果的评价. 张洪亮,相丽润,许浒,宋帅杰,赵静,张文立,李真,汤艳东,陈家锃,冷超粮,王倩,彭金美,安同庆,童光志,蔡雪辉,田志军. 2021

[17]鸡新城疫不同毒株间的交叉保护性研究. 宋敏训,谭文君,王莉莉,李锋,黄兵,牟建青,王春玲. 2001

[18]鸡传染性鼻炎不同菌株的交叉保护性研究. 宋敏训,牟建青,王莉莉,李峰,王春玲,艾武,黄兵,张秀美. 2000

[19]3种基因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免疫对tl/CH/LDT3/03株的保护性. 李成仁,张晓楠,王钰,韩宗玺,刘乔然,邵昱昊,刘胜旺,孔宪刚. 2007

[20]番木瓜环斑病毒弱毒株的构建及分析. 付兰兰,庹德财,沈文涛,言普,黎小瑛,周鹏.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