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松对叶丛生长期甜菜形态结构特性及生物量积累特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阿不都卡地尔·库尔班

作者: 阿不都卡地尔·库尔班;陈友强;刘华君;潘竟海;李小惠;林明;鲁伟丹;白晓山;董心久;李思忠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甜菜;深松深度;叶丛期;形态结构;生物量积累

期刊名称: 新疆农业科学

ISSN: 1001-4330

年卷期: 2022 年 59 卷 010 期

页码: 2421-243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研究深松深度对新疆南疆甜菜叶丛生长期植株形态结构及生物量积累影响,为新疆南疆甜菜田合理耕作层的构建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4个处理,深松深度分别为35 cm(S35)、45 cm(S45)、55 cm(S55)处理,未作深松处理作对照(CK),研究不同深松深度对甜菜叶丛生长期植株形态结构特性、各器官生物量积累的影响,分析叶片、叶柄形态结构特性与块根形态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甜菜叶丛生长期叶片长、叶片宽、叶片鲜重、叶柄长、叶柄粗及叶柄鲜重均随叶序的增加呈先增后降的趋势,其中L5叶片出现最大值,可作为功能叶,且深松深度为55 cm促进甜菜叶丛生长期功能叶片和叶柄的生长.深松55 cm与对照(CK)相比,甜菜叶丛期块根长、块根直径、块根围及块根鲜重显著(P<0.05)增加了 25.93%、25.59%、30.15%、19.19%,使单株总鲜重和叶片鲜重比例分别增加了 29.99%、9.96%,降低甜菜块根鲜重比例和根冠比8.35%、14.29%.[结论]在新疆南疆深松深度为55 cm能有效促进甜菜叶丛生长期叶片生长,增加甜菜叶片生物量(源)的积累.

分类号: S566·1

  • 相关文献

[1]滴灌模式下旱后复水对甜菜叶丛期光合光响应特性的影响. 李思忠,张立明,高卫时,白晓山,刘军,董心久,杨洪泽,沙红,高燕. 2020

[2]深松深度对甜菜生长发育及产量和产糖量的调控. 阿不都卡地尔·库尔班,郑峰,潘竟海,刘华君,林明,陈友强. 2021

[3]深松深度对鲁西南土壤耕层理化性状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刘国利,崔双双,孙泽强,杨光,孔晓民,韩成卫,刘盛林,石宁,王学君. 2021

[4]深松深度对灌耕灰钙土团聚体分布及稳定性的影响. 李晓丽,王成宝,杨思存,蔡立群,霍琳,温美娟,姜万礼. 2021

[5]木薯不同品种(系)生物积累量特性及其与淀粉积累关键基因表达相关性研究. 覃琼瑶,卢诚,陈新,孙玉芳,王文泉. 2016

[6]限根栽培对枸杞根域温度、生物量积累及营养元素吸收的影响. 何昕孺,戴国礼,焦恩宁,张波,黄婷. 2017

[7]超高产春小麦群体结构与经济产量及生物产量关系的研究. 高凤梅,邵立刚,王岩,李长辉,马勇,车京玉,张启昌,刘玲玲. 2006

[8]超高产春小麦群体结构与经济产量及生物产量关系的研究. 高凤梅. 2007

[9]桑树(Morus alba)幼苗对铅污染的生理耐性和积累能力的性别差异. 胥晓,刘刚,郇慧慧,陈梦华,杨帅,王悦. 2014

[10]氮量与株间竞争对番茄幼苗根系形态、生物量积累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李双,高阳,司转运,Tefo Steve Ramatshaba,段爱旺. 2018

[11]青引1号燕麦生物量积累及其分配对磷肥的响应. 吴浩,刘文辉,贾志锋,石红霄,梁国玲,马祥. 2018

[12]超级杂交稻“Y两优1号”对氮肥用量的响应及其氮肥利用率. 朱校奇,龙世平,纪雄辉,石丽红. 2010

[13]不同分枝数对桑树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胥晓,刘刚,贺俊东,杨延霞,黄科朝. 2014

[14]缺水条件下冬小麦的光能吸收和干物质积累运转的分析. 马瑞昆,C.F.Green,P.D.Hebblethwaite. 1989

[15]收割次数对“中饲苎1号”生物量积累与粗蛋白含量的影响. 高钢,喻春明,陈平,王延周,熊和平,陈继康,陈坤梅,朱爱国. 2018

[16]家兔畸形现象介绍. 薛帮群,任克良,李双军,张全应. 2013

[17]双峰驼卵巢的形态观察. 董红,陈静波,刘宏,孙玉红. 2011

[18]福建灵芝科真菌资源及担孢子形态结构数据库研究. 陈体强,林兴生,赵健,郑宇,李开本,林章余. 2002

[19]黄褐毛忍冬花形态结构研究. 黄丽华,李娟,陈训. 2010

[20]一个水稻新型叶色突变体的形态结构与遗传定位. 王宝和,戴正元,李爱宏,刘广青,左示敏,张洪熙,潘学彪.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