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死黑斑原鮡表皮和肠道微生物群落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周建设

作者: 周建设;潘虎;陈美群;潘瑛子;张驰;王万良;李宝海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黑斑原鮡;表皮;肠道;微生物群落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2018 年 08 期

页码: 80-85

摘要: [目的]了解病死黑斑原鮡表皮和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变化及其与黑斑原鮡死亡的关系。[方法]利用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病死黑斑原鮡表皮皮肤黏液和肠道内容物微生物群落的变化及其对黑斑原鮡死亡的影响。[结果]黑斑原鮡病变死亡后,肠道中Acinetobacter sp.、Flavobacterium sp.、Vagococcus sp.、Carnobacterium sp.、Bacillus sp.和Malassezia sp.6种优势微生物菌群减少,而Pseudomonas sp.、Tremellales和Agaricomycetes 3种优势微生物菌群增加;黑斑原鮡病变死亡后其表皮皮肤黏液中Pseudomonas sp.、Vagococcus sp.、Providencia sp.、Morganella sp.、Pleosporales、Mucorales、Tremellales和Agaricomycetes 8种优势微生物菌群减少,而Acinetobacter sp.、Proteus sp.、Carnobacterium sp.和Malassezia sp.4种优势微生物菌群增加。[结论]细菌和真菌在黑斑原鮡表皮和肠道中菌群的变化,可能是导致黑斑原鮡病变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分类号: S943

  • 相关文献

[1]黑斑原鮡的生物学研究进展. 陈美群,李宝海,周建设,潘瑛子,张驰,扎西拉姆. 2016

[2]西藏黑斑原鮡消化道寄生蠕虫的分布类型及种间关系. 潘瑛子,付佩佩,王且鲁,周建设,牟振波,胡光冉. 2021

[3]黑斑原鮡卵黄囊期仔鱼生长与发育的研究. 陈彦伶,邓晓川,李华,杜军,杨焕超. 2020

[4]西藏黑斑原鮡的人工繁殖初报(英文). 闵治平,李宝海,潘瑛子,邓晓川,王万良,张驰,龚君华,扎西拉姆,陈美群. 2016

[5]西藏黑斑原鮡胚胎发育观察. 潘瑛子,李宝海,格桑加措,刘海平,周建设. 2018

[6]黑斑原鮡肝脏与副肝代谢差异比较. 张颖,马波,李雷,尹家胜,李宝海,周建设. 2022

[7]黑斑原鮡(Glyptosternum maculatum)皮肤RNA-Seq数据中补体样组分分析. 张颖,马波,李宝海,尹家胜,储明星. 2022

[8]西藏黑斑原鮡胚胎发育观察. 潘瑛子,李宝海,格桑加措,刘海平,周建设. 2018

[9]基于线粒体Cyt b基因和D-loop区序列的雅鲁藏布江中上游黑斑原鮡遗传多样性分析. 孙超,周建设,王万良,王壮壮,何昊明,户国,普布. 2024

[10]黑斑原鮡皮肤组织结构及其COL1A1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张颖,尹家胜,马波,李宝海,牟振波. 2021

[11]UVA辐射对赤拟谷盗表皮超微结构影响研究(英文). 刘燕梅,于琳,SHAUKAT Ali,雷朝亮,邱宝利,桑文. 2018

[12]UVA辐射对赤拟谷盗表皮超微结构影响研究(英文). 刘燕梅,于琳,SHAUKAT Ali,雷朝亮,邱宝利,桑文. 2018

[13]乙酸溶胀-挤压提取对罗非鱼真皮胶原蛋白理化性质的影响. 鲍虹蕾,杨敏,刘文文,何沁峰,崔改泵,陈伟,胡建恩,武龙. 2017

[14]水体铜对中华绒螯蟹体内铜分布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杨志彪,赵云龙,周忠良,周鑫,杨健. 2005

[15]红外光谱结合判别分析对滇重楼生长年限的鉴别. 杨会云,刘飞,杨春艳,道永艳,王元忠. 2015

[16]硅藻土介导的截形叶螨成螨爪哇虫草菌敏感性提升和表皮特征变化. 赵冬晓,张志春,牛洪涛,郭慧芳. 2024

[17]大豆叶表皮的电镜观察. 王萃华,王钫,侯天侦,王建友. 1992

[18]化学感受蛋白家族基因在家蚕5龄幼虫表皮中的表达分析. 李庆荣,肖阳,邢东旭,叶明强,廖森泰,罗国庆,杨琼. 2017

[19]10种鱼和2种蛙表皮的显微观察. 龙华,赵刚,陈建武,陈戟,刘江东,余其兴. 2006

[20]水杨酸对黄瓜子叶表皮气孔开度的调节作用. 王晓黎,崔世茂,张志刚,郝敬虹,尚庆茂.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