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下游单季稻一次性施肥的适宜缓释氮肥筛选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强

作者: 王强;姜丽娜;潘建清;符建荣;马军伟;叶静;俞巧钢;孙万春;邹平;林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长江下游;单季稻;一次性施肥;缓释氮肥

期刊名称: 中国土壤与肥料

ISSN: 1673-6257

年卷期: 2018 年 03 期

页码: 48-5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满足长江下游单季稻一次性施肥全生育期供氮需求,以普通尿素分次施用为对照,比较了5种缓释氮肥一次性施肥处理在单季稻产量、分蘖动态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差异,分析了不同处理的单季稻植株不同时期氮含量,计算了氮肥吸收量及氮肥利用率。通过研究筛选出能支撑长江下游单季稻一次性施肥的缓释氮肥为树脂包膜尿素和聚胺脂包膜尿素,在减氮20%的基础上,两种缓释尿素分别与40%的普通尿素配合一次性施用,其产量与普通尿素分次施用在统计学上持平且略有增产的趋势,分蘖数、有效穗、实粒数和千粒重也有增加;一次性施肥处理的水稻植株含氮量、氮吸收量都高于普通尿素分次施用处理,氮肥表观利用率提高2.3%~20.4%。表明在长江下游单季稻种植中,树脂包膜尿素和聚胺脂包膜尿素支撑下可达到一次性施肥全生育期供氮的目的。

分类号: S511.41

  • 相关文献

[1]长江下游单季稻一次性施肥产量效应及影响因子研究. 王强,姜丽娜,潘建清,李建强,符建荣,马军伟,叶静,俞巧钢,孙万春,邹平,林辉. 2017

[2]山区稻田"一优两高"新途径-香菇一单季稻万元千斤粮关键技术介绍. 许德海. 1994

[3]常规单季稻单株群体的高产高效性. 赵强基,郑建初,曹建新,袁从祎. 1987

[4]浙西北单季稻白叶枯病药剂防控与保产效果. 赵敏,陈建明,严成其,李荣,黄元杰,梁伟芳,周洁,余初浪,黄坚. 2016

[5]缓释氮肥对超级杂交稻后期生长与生理功能的影响. 马国辉,杨令芝,肖宇,王晓玲,许凤英,吴晨阳. 2010

[6]单季稻品种生产力与生态特性的演进趋向. 赵强基,郑建初,袁从禕. 1985

[7]旱地缓释氮肥与普通尿素配施对覆膜蚕豆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张永春,李萍. 2016

[8]试论缓释氮肥及其农业化学评价. 奚振邦. 2003

[9]缓释氮肥对垄作全膜覆盖马铃薯干物质及产量的影响. 尹孝萍. 2015

[10]缓释氮肥对小麦后直播棉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徐景丽,徐景丽,李亚兵,胡大鹏,周明园,梁潘潘,吴慧敏,张祥,陈源,陈德华. 2020

[11]广州市郊稻田氮肥减施的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分析. 黄巧义,黄旭,唐拴虎,杜建军,张木,李苹,付弘婷. 2020

[12]减肥控制病虫害技术在浙江省不同稻区的实践. 郑许松,钟列权,王会福,陈方景,成丽萍,徐启强,李阳,钟旭华,吕仲贤. 2020

[13]不同氮肥组合对花生后期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薛惠云,李倩,郭东炜,张志勇. 2024

[14]缓释氮肥在茶园中施用效果研究. 张优,王东辉,吕闰强. 2008

[15]超级杂交中稻Y两优1号最佳缓释氮肥用量与密度配置研究. 龙继锐,戴清明,周静. 2008

[16]缓释氮肥对超级杂交早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周静,龙继锐,陈敏,宋春芳,万宜珍,沈洪昌. 2008

[17]缓释氮肥对橡胶幼苗生物量及养分积累的影响. 贝美容,倪维茜,林清火,茶正早,刘海林,罗微. 2020

[18]缓释氮肥在砖红壤中氮素转化研究. 贝美容,雷菲,刘海林,华元刚,林清火,茶正早. 2018

[19]1961-2015年西南区域单季稻生长季气候年型及其生产潜力分析. 庞艳梅,陈超,郭晓艺,徐富贤. 2021

[20]养分限制因子试验对单季稻测土配方施肥方法的验证. 范浩定,姜丽娜,冯关根,张丹,闾君,沈菁.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