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条形码技术对重大潜在入侵害虫大洋臀纹粉蚧的鉴定有效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玉生

作者: 周培;田虎;万方浩;张桂芬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洋臀纹粉蚧;柑橘臀纹粉蚧;DNA条形码技术;COI基因;28S r DNA;近缘种

期刊名称: 昆虫学报

ISSN: 0454-6296

年卷期: 2016 年 59 卷 07 期

页码: 747-75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目的】粉蚧是一类重要的世界性检疫性害虫,对果蔬产业以及水果的进出口贸易造成了巨大威胁。通常,口岸截获的粉蚧多为若虫或残体,加之隐存种的存在和较小的近缘种间差异,严重影响了基于形态学特征的粉蚧类害虫识别鉴定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本研究旨在明确DNA条形码技术对重大潜在入侵害虫大洋臀纹粉蚧Planococcus minor(Maskell)的鉴定有效性。【方法】以旅检截获的36头大洋臀纹粉蚧为对象、其近缘种柑橘臀纹粉蚧Pl.citri(Risso)为参照,以线粒体COI基因5'端和3'端序列以及核糖体28S r DNA D2-D3区段序列为分子标记进行比对分析,以K-2-P模型计算种内种间遗传距离,以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ML)构建进化树并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同时利用Species Identifier物种识别软件评价3种基因片段对大洋臀纹粉蚧的鉴定效果。【结果】当分别以COI基因5'端和3'端序列为分子标记时,截获大洋臀纹粉蚧的碱基序列与NCBI中大洋臀纹粉蚧的序列一致性分别为100%和99%~100%,而与近缘种柑橘臀纹粉蚧COI基因5'端和3'端的核苷酸序列一致性分别为97%~98%和96%~98%;且大洋臀纹粉蚧和柑橘臀纹粉蚧分别存在5个和11个稳定的物种特异性识别位点;系统发育分析显示,截获的大洋臀纹粉蚧均与数据库中的大洋臀纹粉蚧聚为一支。当以28S r DNA D2-D3区段序列为分子标记时,臀纹粉蚧属各物种间高度保守,无法区分大洋臀纹粉蚧与其近缘种柑橘臀纹粉蚧;种间遗传距离仅为0.004。此外,物种识别软件评价结果显示,基于COI基因5'端和3'端序列的鉴定结果完全正确,而基于28S r DNA D2-D3区段序列的鉴定结果却存在45.2%~61.9%的模糊鉴定。【结论】基于COI基因5'端和3'端的DNA条形码技术完全可用于大洋臀纹粉蚧的快速准确鉴定及检测,对有效阻截其入侵和进一步扩散蔓延意义重大。

分类号: S433

  • 相关文献

[1]孟氏隐唇瓢虫对4种粉蚧的捕食作用研究. 杨书美,王春燕,张月青,叶政培,陈俊谕,王建赟,朱俊洪,张方平. 2024

[2]利用DNA条形码技术鉴定恩施州鹤峰县茶叶上的蓟马. 李晓宇,江爱兵,曹春霞,华登科,杨丹,黄大野. 2020

[3]DNA条形码技术在小花蝽属昆虫分类鉴定中的应用. 胡泽章,孙猛,吕兵,段敏,翟一凡,陈浩,郑礼,于毅. 2017

[4]利用DNA条形码技术对茶黑刺粉虱的鉴定与分析. 张莉,李帅,张金峰,王威锐,孟泽洪. 2022

[5]基于DNA条形码技术的河南省夏季重要实蝇害虫分子鉴定. 赵岩,韩世平,丁华锋,毛红彦,王震,刘建平,张金勇,李志红. 2019

[6]基于DNA条形码对粘虫四种近缘种的鉴定与亲缘关系分析. 程李莉,江幸福,程云霞,张蕾,罗礼智. 2017

[7]基于Maxent的大洋臀纹粉蚧和南洋臀纹粉蚧在中国的适生区分析. 齐国君,陈婷,高燕,雷妍圆,吕利华. 2015

[8]微生物DNA条形码技术的研究进展. 陈英,陈小玲. 2015

[9]南海鸢乌贼微型群体的摄食习性研究. 龚玉艳,孔啸兰,杨玉滔,詹凤娉,张鹏,江艳娥,陈作志. 2018

[10]广西崇左发现一种草地贪夜蛾幼虫寄生性天敌-日本追寄蝇. 高祖鹏,唐照磊,郭井菲,何康来,王振营. 2021

[11]基于DNA条形码技术的乌苏里江中下游漂流性鱼卵鉴定. 唐富江,王继隆,那荣滨,刘伟,鲁翠云. 2020

[12]DNA条形码技术在农林入侵害虫鉴定与溯源研究中的应用. 万方浩,张桂芬. 2016

[13]采用DNA条形码技术检测马铃薯4种细菌病害. 魏琪,闵凡祥,张抒,高云飞,董学志,王文重,杨帅. 2016

[14]COI序列应用于羊肉掺伪非定向筛查技术的研究. 王维婷,柳尧波,杜鹏飞,胡鹏,汝医,曹洪防,王守经. 2019

[15]DNA条形码技术在农林入侵害虫鉴定与溯源研究中的应用. 万方浩,张桂芬. 2016

[16]DNA条形码技术在鸟类物种鉴定中的应用. ZheneyMakay,赵玲娜,金红岩,隋修馄,梁琳,薛晓娟,李刚. 2015

[17]黄瓜及其近缘种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抗性及酶响应变化的研究. 叶德友,钱春桃,贾媛媛,张燕霞,陈劲枫. 2009

[18]不同地理种群美洲斑潜蝇及近缘种的rDNA-ITS1序列分析和比较. 杜予州,何娅婷,陆亚娟,陆自强. 2007

[19]茄子近缘种黄萎病抗性鉴定及遗传分析. 庄勇,王述彬. 2009

[20]我国小麦农家品种和近缘种对白粉病的苗期抗性. 许红星,许云峰,耿立格,安调过.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