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种间杂交新种质遗传潜力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姚振纯

作者: 姚振纯;林红;来永才;李秀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豆;种间杂交;遗传潜力

期刊名称: 大豆科学

ISSN: 1000-9841

年卷期: 1996 年 04 期

页码: 310-31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通过对野生大豆(G.soja)、栽培大豆(G.max)种间杂交后代新种质,与不同类型栽培大豆、野生大豆Griffing双列杂交F_2代主要农艺性状遗传参数的估算,不同类型亲本间一般配合力差异极显著,株高、单株荚数、单株粒重一般配合力效应值正向优势居前两位的是野生大豆ZYD328、种间杂交后代品系8—44-3,论述了野生大豆及其种间杂交后代品系,对改良大豆品种基因的拓宽及有益基因的累加,具有很大的遗传潜力和重要的实用价值.研究结果还表明,种间杂交组合的遗传力,表现出与栽培大豆品种间杂交遗传力基本一致的趋势.通过杂交、回交,将其高产、优质、抗病的潜在资源价值转变成品种优势是可行的.

分类号: S565.1

  • 相关文献

[1]大豆种间杂交质量性状的遗传变异. 李莹. 1991

[2]大豆种间杂交产量性状的遗传变异. 李莹,卫保国,任建华. 1986

[3]大豆种间杂交F_2代主要品质性状遗传研究初报. 曹永强,王雅珍,董丽杰,王文斌,宋书宏. 2016

[4]大豆种间杂种F_1优势的初步研究. 杨光宇,郑惠玉,韩春凤,胡金海. 1992

[5]微卫星DNA标记分析德国镜鲤的遗传潜力. 侯宁,张研,鲁翠云,李勇,李大宇,季旭,丁雷,孙效文. 2007

[6]健康养殖的理论与实践. 武书庚,张海军,岳洪源,王晶,齐广海. 2014

[7]微卫星标记分析罗非鱼群体的遗传潜力. 杨弘,李大宇,曹祥,邹芝英,肖炜,祝璟琳. 2011

[8]肉鸡高效饲养技术讲座(二). 王生雨. 1996

[9]性状相关微卫星标记分析黄河鲤群体的遗传潜力. 李超,鲁翠云,冯建新,徐浩,范飞龙,徐鹏,孙效文. 2012

[10]养猪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及其防治措施. 蔡辉益,刘国华,于会民. 1999

[11]新疆马鹿血液蛋白多态性及相关关系的研究. 邢秀梅,杨福合. 2002

[12]岔路黑猪最佳遗传潜力杂交组合筛选研究. 涂尾龙,黄济,张莺莺,王洪洋,娄起华,冯景松,谈永松. 2023

[13]埃及品系尼罗罗非鱼不同选育世代间遗传潜力分析. 王腾,肖炜,李大宇,邹芝英,祝璟琳,乐贻荣,杨弘. 2014

[14]栽培甘草产量相关性状遗传潜力及选择方法. 于福来,赵志刚,王文全,侯俊玲,王丹,庞玉新. 2013

[15]北方牧区饲养哪种奶牛好. 高雪. 2008

[16]猪群疫病压力巨大;我们该如何应对?. 赵克斌. 2016

[17]南瓜种间杂交及其杂交种枯萎病抗性研究. 张朝阳,赵建峰,罗德旭,王林闯,孙玉东. 2014

[18]辣椒种间杂交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行为研究. 刘娜,刁卫平,郭广君,潘宝贵,戈伟,许亚池,王述彬,刘金兵. 2015

[19]稻属种间杂交转移药用野生稻抗褐飞虱基因研究. 钟代彬,罗利军,应存山. 1997

[20]四倍体栽培棉与二倍体野生棉杂种PMC-FISH研究. 凌键,邹美娟,宋国立,王春英,彭仁海,刘方,黎绍惠,张香娣,王玉红,王坤波.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