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P1与NRT1.1B基因的遗传互作对水稻氮素利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旭

作者: 李旭;付立东;王宇;隋鑫;任海;吕小红;马畅;杜萌;毛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氮素利用效率;DEP1基因;NRT1.1B基因;遗传互作

期刊名称: 作物杂志

ISSN: 1001-7283

年卷期: 2021 年 006 期

页码: 22-2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提高氮素利用效率一直是水稻遗传改良攻关的重点方向。直立穗等位基因dep1及籼稻等位基因nrt1.1b均有利于提高水稻氮素利用效率,因此,阐明DEP1与NRT1.1B基因的互作关系对水稻氮素利用的影响对培育氮高效水稻品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以携带不同DEP1与NRT1.1B基因型组合的重组自交系为供试材料,在低、中及高氮条件下(分别记为LN、MN和HN),分析了DEP1与NRT1.1B基因间不同的遗传互作方式对水稻氮素利用、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氮素条件下,基因型组合dep1/nrt1.1b具有最大的氮素收获指数;LN条件下,nrt1.1b基因有利于提高氮素利用效率,在MN和HN条件下dep1基因有利于提高氮素利用效率;携带dep1基因株系有效穗数和穗粒数显著提升,其产量均值显著高于其他株系,而NRT1.1B基因对产量无显著影响。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接种根瘤菌环境下大豆叶形遗传及QTL定位分析. 杨永庆,陈圣男,李欣欣,赵青松,付亚书,杨春燕,张孟臣,廖红. 2021

[2]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籼型直立恢复系. 程朝平,刘成德,杨德卫,卢礼斌,叶宁,郑向华,叶新福. 2011

[3]施用河道污泥对水稻和土壤重金属含量及水稻氮素利用的影响. 刘红江,盛婧,郭智,张岳芳,陈留根,郑建初. 2016

[4]不同氮肥水平对寒地水稻氮素利用的影响. 李建辉,苍真名,焦峰,王秋菊,翟瑞常. 2015

[5]水稻苗期氮素营养高效基因型的筛选. 童汉华,余新桥,梅捍卫,曹一平,章善庆,罗利军. 2007

[6]水稻氮素利用效率相关性状的动态QTL分析. 曾威,白建江,张才辉,杨瑞芳,方军,朴钟泽,石英尧. 2016

[7]基于重组自交系群体水稻氮素利用效率分析和利用. 阮新民,施伏芝,从夕汉,罗志祥. 2016

[8]缓释肥侧条施肥技术对水稻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刘汝亮,李友宏,王芳,赵天成,陈晨,洪瑜,周丽娜. 2014

[9]水稻不同器官氮积累及转化效率与氮素利用效率的关系. 李培德,朴钟泽,张建明,朱春梅,王士梅. 2007

[10]水稻氮素利用相关基因遗传研究进展. 唐伟杰,陈海元,张所兵,唐骏,林静,方先文,张云辉. 2024

[11]不同氮素籽粒生产效率类型水稻在氮素吸收利用上的差异. 白建江,李培德,王慧,李茂柏,朱辉明,李丁鲁,孙丙耀,朴钟泽. 2010

[12]安徽单季稻区紫云英翻压的氮肥替代效应. 卜容燕,韩上,李敏,程文龙,胡润,郑仁兵,王慧,唐杉,高嵩涓,曹卫东,武际. 2022

[13]水稻氮素利用效率的选择效果. 朴钟泽,韩龙植,高熙宗,陆家安,张建明. 2004

[14]水稻苗期氮高效品种评价与筛选的初步研究. 阮新民,施伏芝,罗志祥,佘德红. 2010

[15]小麦秸秆生物质炭对水稻产量及晚稻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郑金伟,郑聚锋,张旭辉,李恋卿,潘根兴,纪雄辉,余喜初. 2012

[16]不同类型水稻品种氮素吸收及利用效率的动态差异. 张建明,李建刚,管帮超,沈为民,朴钟泽. 2008

[17]冬小麦节水栽培三种灌溉模式的水氮利用与产量形成. 张胜全,方保停,张英华,周顺利,王志敏. 2009

[18]供磷水平对平邑甜茶幼苗NO_3~-吸收、利用特性的影响. 彭玲,朱占玲,陈倩,季萌萌,陈汝,葛顺峰,姜远茂. 2017

[19]膜下滴灌水氮供应对甜菜氮素同化和利用的影响. 李智,李国龙,孙亚卿,苏文斌,樊福义,张少英. 2019

[20]华南双季直播稻品种筛选及其产量形成特征研究. 彭碧琳,胡香玉,钟旭华,田卡,黄农荣,潘俊峰,梁开明,刘彦卓,傅友强.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