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红麻雄性不育株系不育性的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辉

作者: 李辉;李德芳;陈安国;唐慧娟;李建军;黄思齐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红麻;雄性不育;不育性

期刊名称: 中国麻业科学

ISSN: 1671-3532

年卷期: 2015 年 02 期

页码: 75-79

摘要: 红麻(Hibiscus cannabinus L.)具有抗旱、耐盐碱、耐贫瘠的特性,是锦葵科木槿属一年生纤维作物。红麻杂种优势的利用可以增加生物产量,改善纤维品质,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本文主要是对新选育的10个红麻细胞质雄性不育株系201A、202A、203A、204A、205A、206A、207A、208A、1A、2A的不育度进行鉴定,通过自交、镊子辅助自交和人工辅助授粉杂交的方法处理,调查其座果情况,对不育株系的不育度进行鉴定,结果表明:10个红麻细胞质雄性不育株系的不育度达到了100%。这些不育株系进一步回交改良其它性状,为红麻不育系的选育、三系配套育种奠定坚实的基础。

分类号: S563.5

  • 相关文献

[1]利用红麻HcPDIL5-2a非全长基因创制雄性不育新种质. 周步进,李刚,金刚,周瑞阳,刘冬梅,汤丹峰,廖小芳,刘一丁,赵艳红,王颐宁. 2021

[2]红麻雄性不育系的选育和不育基因的ISSR分子标记. 李辉,李德芳,陈安国,唐慧娟,李建军,霍光. 2008

[3]红麻雄性不育研究进展及展望. 李辉,李德芳,陈安国,唐慧娟,李建军,黄思齐. 2015

[4]培矮64S的育性指标分析. 宗雪梅,姚克敏,罗孝和. 2000

[5]应用基因芯片分析短日低温条件下新型粳稻光温敏核质互作不育系育性相关基因. 杜士云,阳菁,王守海,王德正,吴爽,罗彦长,李阳生. 2010

[6]水稻显性核不育及其恢复性的遗传规律研究. 贺浩华,刘宜柏,蔡跃辉,余秋英,李季能,刘建萍. 1999

[7]小偃麦与中间偃麦草杂交不亲合性和不育性的探讨. 李春宇,周璇,闫小丹,赵海滨,李集临,张延明. 2014

[8]水稻实用光温敏核不育系培矮64S不育性稳定化研究. 袁隆平,杨益善. 2001

[9]玉米螟(PyraustanubilalisHübner)雌蛾的内部生殖器官和精珠的构造. 叶艳玲,陆近仁. 1964

[10]芥菜型油菜不育系柱头外露性与不育性的关系. 苏振喜,邱怀珊,赵庭周. 1997

[11]棉花远缘杂交育种初报. 杨树栽. 1982

[12]蔬菜作物多倍体研究进展. 刘文革,王鸣,阎志红. 2002

[13]粳型光敏核不育系选育与应用初报. 王长义,冯云庆,夏明元,胡刚,戚华雄,何予卿,罗声群. 1993

[14]江苏沿海滩涂地区红麻栽培技术规程. 王海洋,陈建平,蔡立旺,戚永奎,张萼,施庆华,王永慧. 2012

[15]红麻品种叶片形态、生理特性与产量关系研究. 梁肇均,宋佩文. 1997

[16]红麻品种浙红3号产量稳定性及其经济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俞琦英,阮关海,李祖士,许小江. 1998

[17]新围海涂种植红麻及其栽培技术研究. 金关荣,胡兆金,朱强,俞少华,傅福道. 1997

[18]专用型中熟红麻新品种“ZH-01”选育报告. 金关荣,傅福道,田丹青,韦茂兔,潘晓韵,骆霞红. 2007

[19]红麻雄性不育细胞质相关的cSNP位点发掘. 廖小芳,李初英,赵洪涛,黄其椿,余明丽,周瑞阳. 2016

[20]红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保持系花药活性氧代谢差异比较. 周瑶瑶,唐向民,周瑞阳,李春瑶.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