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作制度对农田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及驱动因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书涛

作者: 陈书涛;黄耀;郑循华;陈玉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氧化亚氮;轮作制度;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叶面积指数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05 年 38 卷 10 期

页码: 2053-206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于2003年6月至2004年5月进行田间试验,2003年夏种植大豆、玉米和水稻,后季种植冬小麦。观测项目包括农田N2O排放、土壤温度、湿度及生物学因子。观测结果表明,在不同的轮作方式中,玉米(施氮)-小麦(施氮)轮作农田的N2O年度排放量最高,为(18.5±0.7)kgN·ha-1;大豆(不施氮)-小麦(施氮)处理次之,为(13.2±0.4)kgN·ha-1;水稻(施氮)-小麦(施氮)轮作最低,为(11.7±0.7)kgN·ha-1,三者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01)。相对于耕翻处理,稻茬麦田播前免耕在冬前促进了N2O排放(P<0.001),但并未增加季节性排放总量(P>0.1)。大豆、玉米、水稻、小麦田N2O通量的自然对数值(y)与土壤温度(T)、湿度(W)和叶面积指数(L)的关系可用逐步回归方程y=a·W+b·T+c·L+d表示(a、b、c、d为回归系数),其中玉米田y与L关系不明显,c值为0;大豆田y与W、T关系不显著,a=0,b=0;灌溉稻田a值为0,且y与L关系不明显。大豆、水稻、小麦田N2O通量均与生态系统呼吸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001),而玉米田不存在类似关系。

分类号: X51

  • 相关文献

[1]地布覆盖下不同垄型对欧李园土壤温湿度与果实品质的影响. 韩轩轩,王鹏飞,穆霄鹏,付鸿博,杜俊杰. 2018

[2]不同降解地膜在苹果园应用的水热效应. 韩富军,彭海,任静,李建明,李强,刘小勇. 2021

[3]东北地区土壤温度和湿度空间变异特性研究. 安晓飞,孟志军,王培,付卫强,郭建华. 2015

[4]长期少免耕对中国东北玉米农田土壤呼吸及碳氮变化的影响. 孙宝龙,陶蕊,王永军,姚丹,罗洋,吕艳杰. 2020

[5]管理措施对农田生态系统土壤呼吸的影响. 陈书涛,朱大威,牛传坡,邹建文,王超,孙文娟. 2009

[6]葡萄开荒种植对贺兰山荒漠草原土壤温湿度的影响. 左忠,李龙,李婧,王东清. 2020

[7]滴灌对农田N_2O排放影响的研究进展. 周爽,王广帅,高阳,江晓慧,李欢欢,张俊鹏,张静祎. 2020

[8]土壤呼吸及影响因子对耕作方式的响应. 韦泽秀,徐友伟,曾兴权,侯亚红,刘国一,金涛. 2013

[9]种植不同作物对农田N_2O和CH_4排放的影响及其驱动因子. 陈书涛,黄耀,郑循华,陈玉泉. 2007

[10]橡胶林土壤呼吸速率及其与土壤温湿度的关系. 王春燕,陈秋波,袁坤,李光明,杨礼富,王真辉. 2013

[11]温湿度对不同管理方式高寒草甸土壤氮矿化的影响. 杜薇,孙楠,周古月,武山梅,聂成,李悦,刘颖慧. 2018

[12]宁夏黄土区稀疏带状山杏人工林土壤湿度动态与影响因素. 韩新生,许浩,蔡进军,董立国,郭永忠,王月玲,万海霞,安钰. 2024

[13]不同耕作措施下旱地农田土壤呼吸及其影响因素. 刘爽,严昌荣,何文清,刘勤. 2010

[14]喀纳斯自然保护区林地和草地土壤呼吸速率差异及影响因素. 范子昂,窦晓静,邹陈,吉春容,黄有志. 2017

[15]带膜还田时玉米秸秆的腐解率和还田层的温湿度变化趋势. 卢秉林,包兴国,车宗贤,张久东,杨新强,王平. 2016

[16]川中丘陵区3种林-药复合种植模式土壤呼吸特征. 向成华,王谢,胡庭兴,陈刚. 2016

[17]辽西地区冬麦越冬期秸秆覆盖对土壤温度和湿度的影响. 齐鹏春,刘志,肖继兵,孟宪华. 2014

[18]不同覆盖对柠檬园土壤温湿度及其生长结果的影响. 李进学,周东果,朱红业,高俊燕,朱春华,雷宝坤,郭俊,岳建强. 2010

[19]攀枝花市土壤温度和湿度与烤烟根系发育的关系. 毛敏,潘兴兵,白加林,刘余,袁家富,徐祥玉. 2022

[20]不同月份采集的贝加尔针茅地上部的分解特征及影响因素. 张彩虹,张雷明,刘杏认,辛晓平,李胜功.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