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地红景天组织培养繁殖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周志疆
作者: 周志疆;陈明亮;杨佩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激素配比;圣地红景天;组织培养;移栽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2018 年 46 卷 35 期
页码: 103-104+170
摘要: [目的]建立圣地红景天组织培养繁殖体系。[方法]以圣地红景天叶片为外植体,接种在附加不同激素组合的MS培养基诱导愈伤组织和不定芽的形成,同时考察不同培养基对不定根形成的影响,优化种植基质、提高种苗移栽成活率。[结果]叶片在MS+30 g/L蔗糖+1.0 g/L圣地红景天叶片+0.5 mg/L 6-BA+0.05 mg/L NAA培养基上的愈伤组织诱导率高达98%,随后的不定芽分化率为67%。壮苗生根培养基为1/2 MS,将种苗栽植于泥炭∶珍珠岩∶蛭石=2∶1∶1的基质上,其移栽成活率为85%。[结论]利用该体系培育的圣地红景天种苗长势优良,移栽成活率高。
分类号: S567.239
- 相关文献
[1]吊瓜组培苗快繁技术体系的建立. 阮建,单雷,范仲学,杨连群,焦其庆,彭振英. 2018
[2]万载百合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的研究. 万勇,毛凌华,黄永萍,陈桂花. 2000
[3]广昌太空莲组培快繁研究初报. 汤泳萍,罗绍春,占丰溪,严玉平,周海杰,陈光宇. 2001
[4]蔗糖浓度、激素配比及不同培养方式对水稻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效应. 张智奇. 1991
[5]成年甜橙试管苗的根发生、移栽及其与叶表面亚显微结构的关系. 胡春根,林伯年,张君圻,沈德绪. 1993
[6]童子一号草莓组织培养快繁体系的建立. 王禹,耿月伟,谭巍,于非,张毓,刘博文,刘万达. 2019
[7]微型月季组织培养快繁体系的建立. 王禹. 2019
[8]脱除SPVD甘薯组培苗快繁及移栽研究. 袁蕊,唐伟,孙书军,赵路宽,胡杨,马居奎,王洁,曹清河,周志林. 2021
[9]软枣猕猴桃组织培养快繁体系的建立. 王禹. 2020
[10]非洲紫罗兰的组培快繁及移栽. 郑伟华,孙晓陆,韩琪,谢新民. 2010
[11]贵妃玫瑰组织培养快繁技术. 王敏,于向荣. 2012
[12]草莓组培快繁技术. 庞传明,李忠. 2015
[13]古蜡梅的组织培养和试管苗的移栽及栽培技术. 张慧,肖敏,单丽丽,何婷,王亦菲,陆瑞菊,黄剑华,褚云霞,刘忠. 2008
[14]一品红组培苗移栽技术研究. 石峰. 2011
[15]树莓组织培养技术. 崔雪艳,王海新. 2009
[16]山楂芽外植体培养及试管苗栽培的研究. 梁守义,臧艳芬,张小苹. 1988
[17]沙梨新品种苏翠1号组培快繁体系研究. 蔺经,李晓刚,李慧,杨青松,王中华,常有宏. 2014
[18]铁皮石斛组培苗生长差异与移栽成活率相关性研究. 索海翠,王科翰,李武,李智军,蔡时可,郑锦荣. 2014
[19]艾纳香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杨美纯. 2012
[20]兰州百合脱毒组培苗炼苗技术规程. 厚毅清,王立光,张敏敏,刘耀权,裴怀弟. 202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籼粳亚种间育性位点分型及籼粳杂交稻育性位点模式研究
作者:陈明亮;曾细华;沈雨民;罗世友;胡兰香;熊文涛;熊焕金;吴小燕;肖叶青
关键词:亚种间育性位点;分型;籼粳杂交稻;育性位点模式
-
广谱抗稻瘟病水稻保持系赣香B的抗性遗传解析
作者:陈明亮;熊文涛;沈雨民;熊焕金;罗世友;吴小燕;胡兰香;肖叶青
关键词:稻瘟病;抗性;遗传解析
-
水稻内外稃异常发育突变体blg1(beak like grain 1)的表型分析与精细定位
作者:沈雨民;陈明亮;熊焕金;熊文涛;吴小燕;肖叶青
关键词:水稻;内外稃;精细定位
-
过表达OsOMTL1(O-Methyltransferaselike 1)增强水稻苗期耐冷性
作者:熊文涛;罗世友;沈雨民;熊焕金;吴小燕;肖叶青;陈明亮
关键词:水稻;OsOMTL1;过表达;增强;耐冷性;耐冷性基因
-
耐低温耐低氧萌发野败不育系赣野A的选育
作者:陈明亮;沈雨民;罗世友;熊焕金;吴小燕;熊文涛;肖叶青
关键词:杂交水稻;不育系;赣野A;耐低温;耐低氧萌发;选育
-
优质杂交晚稻新组合赣73优661
作者:熊焕金;沈雨民;罗世友;吴小燕;熊文涛;陈明亮;肖叶青
关键词:杂交水稻;赣73优661;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选育
-
分子标记辅助选育优质早籼常规稻'赣早优57'
作者:陈明亮;沈雨民;罗世友;熊焕金;吴小燕;胡兰香;熊文涛;肖叶青
关键词:早籼稻;优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选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