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模拟华北地区气候变化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明伟

作者: 张明伟;邓辉;李贵才;范锦龙;任建强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气候变化;作物模型;冬小麦;华北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ISSN: 1005-9121

年卷期: 2011 年 32 卷 04 期

页码: 45-4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该文利用IPCC AR4模式资料和基于多年观测资料生成的格点数据,建立降水、最高/最低气温的统计降尺度关系,获取华北地区高分辨率未来气候情景空间分布;利用作物模型模拟IPCC-B1情景下冬小麦生长期和产量变化。结果表明:最高/最低气温模拟结果与观测值比较,相关系数(R2)大于0.70;降水模拟结果与观测值比较,相关系数最小为0.63;IPCC-B1情景下,华北地区冬小麦生长期总体上变短,产量下降。

分类号: S512.11`S162

  • 相关文献

[1]基于DSSAT CERES-Wheat模型的未来40年冬小麦最适播期分析. 胡亚南,梁驹,梁社芳,李世娟,诸叶平,鄂越. 2021

[2]气候变化对华北地区主要作物需水量的影响. 刘晓英,林而达. 2004

[3]光温要素对水稻群体茎蘖增长动态影响的分析及模拟. 王萌萌,杨沈斌,江晓东,王应平,陈德,黄维,于庚康,石春林. 2016

[4]未来气候变化对海南橡胶树春季物候期的影响. 李宁,白蕤,伍露,李玮,陈淼,陈歆,范长华,杨桂生. 2020

[5]未来气候变化对吉林敦化玉米生产的影响分析. 胡亚南,许吟隆,熊伟,张颍娴. 2007

[6]区域气候模式与作物模型嵌套模拟能力的验证. 袁静,许吟隆. 2007

[7]气候变化对阿拉善玉米生产的影响和适应对策研究. 胡亚南,许吟隆. 2009

[8]区域气候模式与作物模型联接的影响评估模拟实验及不确定性分析. 熊伟,许吟隆,林而达,田展. 2005

[9]基于气候变化的作物模型研究态势分析. 郭婷,任妮,贵淑婷,马剑凤,曹静. 2017

[10]青藏高原高寒区青稞光温生产潜力和产量差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弓开元,何亮,邬定荣,吕昌河,李俊,周文彬,杜军,于强. 2020

[11]基于GIS和作物模型对气候变化影响下的玉米秸秆产量区域模拟研究. 马占云,熊伟,林而达. 2009

[12]氮肥施用量对华北集约化农区作物产量和土壤硝态氮累积的影响. 茹淑华,张国印,耿暖,王凌,孙世友. 2015

[13]华北主要作物需水量近50年变化趋势及原因. 刘晓英,李玉中,郝卫平. 2005

[14]春季干旱对旱地冬小麦生产的影响及施肥和灌溉的应对效果——以2003年和2009年山西垣曲县冬小麦生产的调查和试验观察为例. 褚清河,闫明,薛献来,潘根兴. 2011

[15]华北地区冬小麦产量潜力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李克南,杨晓光,刘园,荀欣,刘志娟,王静,吕硕,王恩利. 2012

[16]安徽沿淮地区应对气候变化冬小麦精准播期研究. 杨书运,严平,钱坤,江波,张鑫童. 2012

[17]1961-2010年四川盆地冬小麦需水量时空变化. 庞艳梅,陈超,潘学标. 2017

[18]气候变化对华北冬小麦生育期和灌溉需水量的影响. 胡玮,严昌荣,李迎春,刘勤. 2014

[19]黄淮海农作区冬小麦需水量时空变化特征及气候影响因素分析. 杨晓琳,宋振伟,王宏,石全红,陈阜,褚庆全. 2012

[20]增温对青藏高原冬小麦干物质积累转运及氮吸收利用的影响. 郑成岩,邓艾兴,LATIFMANESH Hojatollah,宋振伟,张俊,王利,张卫建.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