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飞蝗肠道细菌鉴定及其对金龟子绿僵菌拮抗作用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赵悦

作者: 张泽华;王广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东亚飞蝗;细菌;分子鉴定;金龟子绿僵菌;拮抗作用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

ISSN: 0529-1542

年卷期: 2008 年 34 卷 04 期

页码: 69-7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通过对室内饲养的东亚飞蝗5龄若虫肠道细菌的分离纯化培养,共获得8个细菌菌株,16s rDNA鉴定分别与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sp.)、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节杆菌属(Arthrobactersp.)、木糖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xylosus)、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和芽孢杆菌属(Bacillussp.)有较高的同源性,其中克雷伯氏菌和阴沟肠杆菌检出率为100%,检出量最大,均达到109cfu/g肠道,为常驻的优势菌群。肠道细菌在东亚飞蝗体内的数量分布为后肠>中肠>前肠,种类分布为中肠(8种)>后肠(6种)>前肠(4种)。常驻细菌克雷伯氏菌和阴沟肠杆菌对金龟子绿僵菌则无拮抗作用,表明肠道常驻菌不是影响金龟子绿僵菌在蝗虫肠道内萌发侵染的主要因素,但同时也说明了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使用绿僵菌防治蝗虫在防效上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异。

分类号: S476.12

  • 相关文献

[1]不同温度下绿僵菌对东亚飞蝗3龄蝗蝻的致病力影响. 刘银民, 程雨蒙, 李红梅, 农向群, Belinda LUKE. 2019

[2]东亚飞蝗FK506结合蛋白基因克隆及其免疫功能分析. 田野,李贝贝,崔志刚,农向群,张泽华,王广君,刘廷辉. 2021

[3]FK506结合蛋白FKBP52对金龟子绿僵菌侵染东亚飞蝗的影响. 田野,李贝贝,李霜,农向群,张泽华,刘廷辉,王广君. 2021

[4]椰子织蛾高毒力金龟子绿僵菌菌株的筛选. 孙晓东,李富恒,阎伟,李朝绪,吕朝军,覃伟权. 2016

[5]土壤嗜铁细菌C19的筛选、分子鉴定及其对炭疽菌和镰刀菌的拮抗作用. 林超,余贤美,王春妮,李书莹,贺春萍,郑服丛. 2009

[6]青稞内生细菌RKZ-05对禾谷镰刀菌的拮抗作用及其分子鉴定. 周萍,张弛,荀以仁,张唐伟,高弢,仇剑波. 2023

[7]济南小清河水样细菌的分离、分子鉴定及对污染河水的修复作用. 岳寿松,边斐,邹晓凤,王翠萍,孙林波,田顺,孙凯,陈文娟. 2014

[8]东亚飞蝗肠道内高产纤维素酶菌株筛选及鉴定. 徐冲,钟丽娟,陈丽媛,陈杰,孙翠焕,朱巍巍,关艳丽. 2016

[9]卡死克5DC不同施药方式防治草地东亚飞蝗效果评价. 胡学雄,白义川,谷希树,姜辉. 2000

[10]蝗虫微孢子虫病对东亚飞蝗飞翔能力的影响. 严毓骅,李光博,曹雅忠. 1995

[11]调控东亚飞蝗体温的主要环境因子分析. 阳积文,范春斌,尚素琴,Bryony Taylor,李红梅. 2018

[12]东亚飞蝗脑的形态学观察及三维重建. 李德智,陈义昆,娄延霞,刘志刚. 2013

[13]异源微孢子虫对两种蝗虫致病性的观察. . 2005

[14]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erpin1对东亚飞蝗酶学免疫的影响. 李贝贝,田野,闫多子,李红梅,曹广春,刘明娜,张泽华,王广君. 2021

[15]5株绿僵菌对东亚飞蝗的毒力测定. 雷仲仁,谭正华,王音,符伟,黄虹. 2003

[16]不同蛋白酶抑制剂对绿僵菌侵染东亚飞蝗的影响. 贾苗,张彦丰,杜桂林,曹广春,农向群,刘长仲,王广君,张泽华. 2016

[17]东亚飞蝗外生殖器的显微结构. 连国云,刘志刚,高松. 2013

[18]东亚飞蝗雄性生殖系统组织结构观察及三维可视化数字模型. 娄延霞,陈义昆,连国云,刘志刚,张泽华. 2012

[19]温度对绿僵菌LA菌株孢子萌发、酶活力及毒力的影响. 雷仲仁,孟涛,王兆勇,姚君明. 2010

[20]3种蝗虫在中国的适生区预测. 杨丽君,李红卫,滕凯,谌爱东,李向永,于艳雪.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