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薯主要地下害虫蛴螬、蔗根锯天牛发生规律与防控技术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青

作者: 陈青;卢芙萍;卢辉;徐雪莲;经福林;肖子盈;李兆贵;廖琦;李开绵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木薯;蛴螬;蔗根锯天牛;发生规律;防控技术

期刊名称: 热带作物学报

ISSN: 1000-2561

年卷期: 2012 年 33 卷 02 期

页码: 332-337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为了有效防控木薯地下害虫,笔者就木薯主要地下害虫蛴螬、蔗根锯天牛的发生规律与防控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蛴螬发生一代至少1年,成虫在6~8月雨后羽化出土,高温干旱下,坡地、沙质地及木薯连作地、甘蔗轮作地及花生间套作地受害较重;蔗根锯天牛2~3年发生一代,成虫在4~6月雨后羽化出土,高温干旱下,坡地、沙质地及木薯连作地、甘蔗轮作地受害较重;在种植前选用环保型杀虫剂48%乐斯本乳油1 000倍液和1.8%阿维菌素乳油2 000倍液混合液浸泡种茎5~10 min后种植效果最好,可显著提高出苗率、降低虫害率和提高产量;土坑对金龟子和蔗根锯天牛也具有良好的诱杀效果;"扫虫光"不仅对蔗根锯天牛、蛴螬等木薯主要地下害虫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而且可以促进木薯生长,显著提高鲜薯产量;以种茎药剂处理、土壤药剂处理、土坑诱杀和合理轮作为核心的木薯地下害虫环境友好综合防控效果十分显著,综合防控区平均虫害率由对照的45.6%显著下降到4.2%,产量由对照的16 920 kg/hm2显著提高到49 960 kg/hm2。上述结果为可持续防控木薯害虫的发生与危害提供了理论与技术支撑。

分类号: S435.33

  • 相关文献

[1]地下害虫蛴螬的发生与防治研究进展. 尹姣,李克斌,曹雅忠,仵均祥. 2014

[2]黑龙江地区主要蛴螬种类及防治方法. 武琳琳. 2016

[3]浙西北桐庐地区金龟子发生规律与田间药效试验. 赵敏,陈建明,陈群,洪美萍,刘文,李荣,梅迎春. 2007

[4]江西早熟梨新发病害——胴枯病及其综合防控措施. 黄冬华,周超华,徐雷,谢杰. 2014

[5]北方茶区绿盲蝽的发生与绿色防控技术. 门兴元,李丽莉,丁楠,孙廷林,于毅. 2015

[6]稻曲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控技术. 赵德明,汪涛,汤德祥,朱红军. 2011

[7]新疆葡萄重大病虫害发生规律及绿色防控技术. 马德英,马俊义,王惠卿,朱晓华,陈卫民. 2010

[8]云南桑粉虱发生规律与防控技术要点. 白红英,杨雷. 2012

[9]二点委夜蛾的生物学特性及关键防控技术. 张战备,段国琪,张一白,张慧杰,王娇娟,王丹,王艳萍. 2015

[10]三峡库区甘薯小象甲发生规律与防控技术. 张祯,范开举,邹祥明,张菡,王良平,陈书龙,王容燕. 2013

[11]川藏高原桃小食心虫发生规律及防控技术. 杨文渊,陶炼,谢玉国,马辉,谢红江. 2021

[12]云南木薯蛴螬的药剂防治技术研究. 宋记明,陈青,卢芙萍,段春芳,张林辉,李月仙,刘倩,沈绍斌,严炜. 2015

[13]武鸣县木薯朱砂叶螨发生规律初探. 潘文勤,李华英,颜文好,李兆贵,韦艳春,黄洁. 2011

[14]中国木薯褐斑病发病规律调查及田间防治药效试验. 时涛,李超萍,蔡吉苗,王国芬,陆翠梅,韩全辉,黄贵修. 2019

[15]云南木薯藻斑病危害及发生规律调查研究. 段春芳,宋记明,姜太玲,刘倩,李月仙,肖明昆,沈正松,沈绍斌,王文雨,熊贤坤,白丽娜,严炜,刘光华. 2024

[16]苏云金杆菌防治花生田蛴螬试验. 刘荆,朱若是,贺云龙,王一线,郑武良. 1988

[17]不同甘薯品种对蛴螬抗性的研究. 施庆华,陈建平,蔡立旺,潘群斌,戚永奎,王海洋,张萼,杨明凤,陈丽萌. 2011

[18]吡虫啉悬浮种衣剂对花生蛴螬防治效果的研究. 谢吉先,王书勤,陈志德. 2012

[19]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防治花生田蛴螬试验初报. 周长勇,汪立新,周平. 2012

[20]不同药剂对甘薯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 孙厚俊,孙厚浩,赵永强,徐振,杨冬静,张成玲,谢逸萍.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