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集烘烤38 ℃和46 ℃不同稳温时间对豫中上六片烟叶品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孟智勇

作者: 孟智勇;孙晓伟;刘芳;张东峰;马浩波;宋笑龙;宗胜杰;朱景伟;冀德红;薛松格;李建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豫中;上六片烟叶;密集烘烤;38 ℃;46 ℃;稳温时间;烟叶品质

期刊名称: 种业导刊

ISSN: 1003-4749

年卷期: 2023 年 006 期

页码: 6-12

摘要: 为进一步提高豫中上六片烟叶烤后质量,以中烟100上部烟叶为供试材料,研究变黄及定色阶段稳温时间对烤后烟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烘烤工艺相比,变黄阶段38 ℃延长12 h,可提高上等烟占比和均价,改善外观油分、结构、色度、嗅香等及化学成分协调性,并改善感官评吸香气量、杂气、余味、燃烧性等指标,大幅增加中性致香物质总量;定色阶段46 ℃延长12 h,可提高上等烟占比和均价,改善外观结构、色度、嗅香等及化学成分协调性,明显增加中性致香物质总量,但不利于感官质量改善,香气质、香气量等指标略有下降;变黄阶段38 ℃和定色阶段46 ℃均延长12 h,可明显提高上等烟占比和均价,改善化学成分协调性,改善感官评吸香气质、香气量、杂气、余味、燃烧性等指标,大幅增加中性致香物质总量.综上,38 ℃延长12 h处理及38 ℃、46 ℃均延长12 h处理,其烤后烟叶整体表现较好,以38 ℃、46 ℃均延长12 h效果最好.

分类号: S572

  • 相关文献

[1]烘烤工艺对豫中浓香型烤烟上六片烟叶品质的影响. 孟智勇,李建华,马浩波,宗胜杰,刘芳,孙晓伟,高相彬,陈初,张东峰,林昆. 2021

[2]豫中烟区散叶密集烘烤适应性研究. 高相彬,赵凤霞,曹晓涛,孟智勇,马浩波,董小丽,李淑君,张国平. 2015

[3]密集烘烤定色阶段不同湿球温度对烤后烟叶品质的影响. 张保占,孟智勇,马浩波,马永建,谢德平,王伟超,朱均田,曹晓涛,李伟观. 2012

[4]豫中不同生态区及烘烤工艺对烤后烟叶质量的影响. 孟智勇,高相彬,胡战军,马浩波,宗胜杰,陈初,张国平. 2018

[5]适宜冬闲烟田种植的菜肥两用油菜基因型筛选. 吴照辉,孙计平,郭芳阳,王典,李倩,李建华. 2022

[6]施氮量对浓香型烤烟农艺性状及品质的影响. 孟智勇,曹晓涛,张东峰,胡占军. 2013

[7]施氮量对豫中不同肥力区浓香型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郭芳阳,刘巧真,郑劲民,吴照辉,曹晓涛,张国平. 2013

[8]红云红河集团豫中基地单元浓香型烤烟品种筛选研究. 陈初,饶智,高相彬,吕凯,马浩波,孟智勇,赵凤霞. 2015

[9]发展粮桐间作提高经济效益. 黄仁,朱希刚,王建章. 1985

[10]变黄温度对烟叶密集烘烤过程中香气物质和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王爱华,王松峰,许永幸,孙帅帅,胡希好,邰振益,阚京军,王全明,刘志强,刘国,李新全,徐刚,付顺,孙福山,冯俊喜. 2014

[11]密集烘烤工艺对烟叶多酚类物质含量及PPO活性的影响. 王松峰,王爱华,王先伟,管恩森,徐秀红,王传义,任杰,孙福山. 2013

[12]烤烟密集烘烤过程中阶梯升温变黄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王爱华,王松峰,管志坤,杨斌,王金亮,孙福山,徐秀红,王传义,王世建,管延斗,訾莹莹. 2012

[13]烘烤过程中烤烟细胞壁生理变化研究. 武圣江,宋朝鹏,许自成,王松峰,李富强,程传策,宫长荣. 2010

[14]不同装烟方式对密集烘烤效率及烟叶质量的影响. 浦秀平,徐世峰,任杰,沈始权,孙福山,王先伟,王锡金,卢荣才,李雨江. 2015

[15]烤烟新品种中烟203密集烘烤过程中的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王爱华,王松峰,韩志忠,孙福山*,徐秀红,孙帅帅,王全明,廖和明,张国超. 2013

[16]不同烘烤方法对烟叶质量及香味成分的影响. 姚忠达,吴克松,周初跃,祖朝龙,刘碧荣,任四海,范成广. 2010

[17]烤烟密集烘烤过程中色素及主要致香成分含量的变化. 矫海楠,许家来,王传义,崔志军,任杰,王爱华,王春凯,徐秀红. 2014

[18]基于机器学习的密集烘烤过程烟叶失水率预测模型对比. 杜海娜,孟令峰,王松峰,张炳辉,王爱华,刘浩,李增盛,孙福山. 2022

[19]不同变黄变筋温度对红花大金元香气物质含量的影响. 任杰,王涛,饶智,王朝佐,袁威,徐世峰,王传义. 2017

[20]烤烟密集烘烤研究主要进展. 汤明,王芳.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