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向Northern杂交技术筛选滞育七星瓢虫差异表达基因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蒋莎

作者: 黄凤霞;齐晓阳;任小云;闫婷婷;黄建;陈红印;张礼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反向Northern杂交;差异表达基因;滞育;探针

期刊名称: 2014年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ISSN:

年卷期: 2014 年

页码: 1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滞育是多数昆虫应对不良环境做出的适应性行为,并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成为固有的遗传属性,有助于种群的延续繁衍。深入研究七星瓢虫的滞育机制,掌握滞育诱导、维持、解除技术,进而促进其规模化室内人工繁殖,有效应用于农林业的生物防治实质工作中。因此,研究滞育调控、分子机理工作愈加受到重视。利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构建了质量合格的抑制性消减杂交(SSH)文库,得到多个差异表达的EST,由于抑制性消减杂交文库筛选出的差异表达基因具有一定的假阳性,需要进一步筛选。反向Northern杂交技术可进一步高通量筛选差异表达基因,此方法制备探针没有同位素污染,在带正电的尼龙膜上可同时进行数百个杂交反应,进行斑点杂交不需要特...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茶足柄瘤蚜茧蜂碳水化合物代谢相关的滞育关联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刘敏,刘爱萍,韩海斌,甘霖,陈国泽,黄海广. 2021

[2]茶足柄瘤蚜茧蜂蛹滞育过程中胰岛素信号通路及其相关途径的初探. 刘敏,韩海斌,刘爱萍,高书晶,徐林波,黄海广. 2020

[3]滞育七星瓢虫抑制性消减杂交文库的构建及分析. 黄凤霞,齐晓阳,任小云,陈红印,黄建,张礼生. 2016

[4]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在昆虫滞育中的利用和展望. 张礼生,黄建,陈红印,黄凤霞,齐晓阳,任小云. 2014

[5]鳀科(Engraulidae)鱼类DNA条形码电子芯片研究. 柳淑芳,李献儒,李达,庄志猛. 2016

[6]实时定量PCR技术在弓形虫研究中的应用. 周洋,袁子国,朱兴全. 2011

[7]核酸杂交技术在海水养殖动物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艾海新,王崇明,任伟成,王秀华,李赟. 2006

[8]猪圆环病毒Ⅱ型TaqMan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郝立沙,张璐,佟杰,于颖,杨莹莹,张武超,涂亚斌,蔡雪辉. 2015

[9]肿瘤乏氧检测研究新进展. 孙伶俐,计亮年,巢晖. 2017

[10]用原位杂交对BHK-21细胞中的FMDV定位和检测. 邵军军,常惠芸,林彤,丛国正,独军政,谢庆阁. 2005

[11]PCR法制备地高辛标记DNA探针斑点杂交检测对虾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 杨冰,黄倢,宋晓玲,史成银,刘莉,刘庆慧. 2004

[12]量子点荧光探针的应用及其在植物中的发展前景. 庞俊峰,于卓,梁哲,阴翠翠,刘昊,裴东,唐益雄,吴燕民. 2009

[13]橘色双冠丽鱼黑素皮质素受体1基因(MC1R)整胚原位杂交. 潘贤辉,宋红梅,周康奇,汪学杰,刘奕,牟希东,余梵冬,杨叶欣,刘超,郑曙明,胡隐昌. 2019

[14]基于DIG-化学发光法的Southern blot方法优化. 张晓,张锐,于源华,史计,孟志刚. 2011

[15]不同探针大小、标记物及反应底物对马铃薯类病毒杂交检测的影响. 吕典秋,刘尚武,邱彩玲,李勇,宿飞飞,王绍鹏,吕文河. 2011

[16]马铃薯类病毒cDNA双体探针的研制及其在检测上的应用. 吕典秋,邱彩玲,王绍鹏,李勇,高云飞. 2009

[17]粗穗披碱草1H~tS染色体特异荧光原位杂交标记开发. 宫文萍,汪晓璐,王开,韩冉,祁广,徐文竞,曾小雪,郭军,刘成. 2024

[18]基于DIG-化学发光法的Southernblot方法优化. 张晓,张锐,于源华,史计,孟志刚,孙国清,周焘,郭三堆. 2011

[19]稻瘟病菌株的DNA指纹及其与小种致病性相互关系的研究. 朱衡,陈美玲,朱立煌,蒋琬如,王久林,雷财林,凌忠专. 1994

[20]纳米金比色法在家蚕微孢子虫检测中的应用. 戴卫江,陈红丽,张志林,尚瑞沙,齐静茹,张轶岭,唐顺明,沈中元.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