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田间机械-化学协同除草的杂草防除效果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方会敏

作者: 方会敏;牛萌萌;薛新宇;姬长英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农业机械;玉米;杂草;机械除草;除草剂减施;机械-化学协同

期刊名称: 农业工程学报

ISSN: 1002-6819

年卷期: 2022 年 38 卷 006 期

页码: 44-51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施用除草剂和机械除草是目前杂草控制的两种主要手段,受农田环境、机具作业能力等限制,单一机械或化学防治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该研究以玉米田为研究对象,设置机械除草协同减量化学除草策略,选取2种机械除草方式(行间与株间)和3种化学减量比例(减量25%、50%、75%)及2种化学施药方式(全幅和苗行)组合进行除草试验.从除草效果和玉米生长方面综合研究了机械-化学协同除草方式的杂草防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机械除草方式能够疏松土壤,使除草区域的土壤紧实度降低64.4%以上.除草处理后2周,行间机械除草的株防效为83.4%,优于株间机械除草的株防效46.7%;玉米吐丝期,机械-化学协同处理的除草效果优于单一机械除草,行间机械除草协同除草剂减施处理的除草效果优于同水平施药量下的株间机械除草协同除草剂减施处理;无论是在吐丝期还是成熟期,机械-化学协同除草处理的玉米叶面积和干物质量大于单一机械除草或化学除草,机械-化学协同除草模式可促进植株营养元素累积和作物生长;行间机械-化学协同除草处理的平均产量分别高出单一机械和化学除草模式29.0%和20.4%,株间机械-化学协同除草处理的平均产量分别高出单一机械和化学除草模式55.9%和5.1%;从玉米产量及其构成来看,机械除草协同除草剂减施25%处理的增产效果最优,该处理下的千粒质量和产量均高于其他协同处理.该研究明确了机械-化学协同除草策略对农田杂草防除和作物生长的影响,机械协同除草剂减施处理能在不降低除草效果的前提下减少除草剂施用和增加玉米产量.该研究为杂草绿色防控提供了新思路,研究结果可为玉米田除草剂减施提供参考.

分类号: S224.9

  • 相关文献

[1]核桃-小麦间作模式下麦田除草剂减施效果评价. 陈利,李静,沈煜洋,赵海燕,刘琦,李广阔,高海峰. 2021

[2]山东高效农业模式下田间管理装备研究进展与对策. 方会敏,牛萌萌,褚幼晖,陈英凯,荐世春. 2021

[3]机械除草技术研究现状及作业模式选择. 黄文明. 2024

[4]玉米播种机主要工作部件研究. 班景洋. 2017

[5]纹杆块与钉齿组合式轴流玉米脱粒滚筒的设计与试验. 邸志峰,崔中凯,张华,周进,张明源,卜令昕. 2018

[6]玉米对生播种机性能试验. 刘欣. 2016

[7]玉米精量播种节能减排技术分析. 张旭东,章惠全,奚佳有,曲树波,慕美霞,韩胜金. 2009

[8]玉米宽窄行深旋免耕精量播种机田间试验及效果. 楚杰,路海东,薛吉全,赵明. 2014

[9]一种能处理杂草的免耕玉米播种机. 韩喜国,任英,赵洪祥,冯士成,邹云峰,方金宇. 2017

[10]40%烟嘧磺隆·2,4滴异辛酯油悬浮剂防除玉米田杂草药效及安全性研究. 刘煜财,孟庆颖,蔡欣茹,王洪波,王广祥. 2011

[11]贵州省玉米地杂草发生情况调查. 叶照春,杨雨环,朱峰,何永福,陆德清. 2014

[12]玉米地化学除草试验研究. 何永福,陆德清,叶照春,聂莉. 2007

[13]50g/L双氟磺草胺悬浮剂对玉米田阔叶杂草的除草活性及安全性. 唐小飞,薛林,陈国清,郝德荣,冒宇翔. 2016

[14]AF-149 SC防除玉米田杂草的效果. 张青,顾俊荣,邓金花,过永君. 2008

[15]嗪草酮与烟嘧磺隆联合毒力的研究. 蔡鑫茹,盖旭东,刘志铭,焦仁海. 2012

[16]34%砜嘧·噻吩磺隆WG对玉米田一年生杂草的除草活性及安全性. 孙卫永,陈国清,冒宇翔. 2015

[17]3种莠去津复配剂对玉米田杂草的防除效果. 叶照春,何永福,李鸿波,杨雨环,朱峰,张昌容,陆德清. 2014

[18]26.7%噻酮磺隆·异Ⅱ恶唑草酮悬浮剂对玉米田杂草防效及安全性. 刘煜财,郑建波,李德春,王纪良,王广祥. 2012

[19]乙草胺采用药砂法防除玉米地杂草的效果. 崔必波,王伟义,李亚芳,孙扣忠,王春云,耿安红. 2015

[20]烟嘧磺隆·莠去津防除玉米田杂草的效果. 于金萍,刘亦学,张惟,杨秀荣,张学文.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