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倍体小黑麦新品种的适宜播期范围与稳产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董永琴
作者: 董永琴;严育瑞;鲍文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八倍体小黑麦;播种期;稳产性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1991 年 17 卷 01 期
页码: 24-31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供试的6个小黑麦品种(系)根据试验结果可分成3类:Ⅰ类 劲松5号和8323-17,偏春性,分蘖力强,适宜播期比偏春性的小麦对照阿勃还宽,各播期的亩产量均显著高于小麦对照,属稳产性最好的类型。Ⅱ类 1001-45和劲松4号,偏春性,分蘖力好,适宜播期比阿勃宽,各播期的亩产量与阿勃相似,但显著高于春性小麦对照绵阳11号,属稳产性好的类型。Ⅲ类 劲松1号和劲松2号,春性,分蘖力较弱,适宜播期范围和亩产量都与绵阳11号相似,属耐肥而不稳产的类型。劲松5号在中等肥力的旱坡地上,全试验的平均亩产达237.7公斤,比适应力强的稳产小麦对照阿勃高16.5%,差异达极显著水平(阿勃,204.1公斤/亩,LSD_(0.01)=16.4公斤/亩)。它的蛋白质含量为15.45%,面包烘烤性能好,可做优质面包。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由染色体重组制造小麦族的染色体组——Ⅱ.筛选高花培效率的单倍体小黑麦无性系. 童庆娟,鲍文奎. 1989
[2]Rht12导入八倍体小黑麦及其对小黑麦株高、单株分蘖数和种子饱数度的影响. 程治军,吕知敏,童庆娟,海林,刘淑芬,张茹生. 1999
[3]小麦矮秆基因导入八倍体小黑麦研究——Ⅰ.矮源类型分析. 程治军,严育瑞. 1995
[4]八倍体小黑麦与普通小麦(父本)杂交亲和性基因的研究. 程治军. 1997
[5]小麦矮秆基因导入八倍体小黑麦研究.I.矮源类型分析. 程治军,严育瑞. 1995
[6]Rht12导入八倍体小黑麦及其对小黑麦株高、单株分蘖数和种子饱满度的影响. 程治军,吕知敏,童庆娟,海林,刘淑芬,张茹生. 1999
[7]八倍体小黑麦新品种不同追氮量试验. 董永琴,英敏,郭春英,王华芬. 1993
[8]几种饲用麦类作物远缘杂交的亲和性比较. 谢楠,赵海明,李源,刘贵波. 2010
[9]八倍体小黑麦与七倍体杂种回交配子间竞争规律的研究. 程治军,吕知敏,张茹生,汪为民,李晓梅,刘淑芬. 1998
[10]小麦矮秆基因导入八倍体小黑麦研究初报. 李晓梅,严育瑞. 1993
[11]直接导入农林10号矮秆基因于八倍体小黑麦的研究. 程治军. 1996
[12]特优559产量构成因素及丰产稳产性分析. 孙明法,姚立生,高恒广,顾来顺,何顺椹,严国红,唐红生. 1998
[13]苏棉10号丰产稳产性及其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刘水东,徐纪嘉,何林池. 1999
[14]芝麻新品种豫芝八号的选育. 卫文星,丁法元,卫双玲,张红. 1993
[15]部分鲜食辣椒品种2009年贵州区域试验. 姜虹,蓬贵华,苏丹,詹永发,王金洪. 2010
[16]区域试验中品种的高产性和稳产性分析方法的探讨. 张动敏,陈玲,梁新棉. 2003
[17]国审小麦连麦2号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分析. 李筠,王龙,晁林海,任立凯,刘耀鸿,王军. 2007
[18]“镇稻11号”丰产性、稳产性及抗逆性分析. 杨宝林,李闯. 2012
[19]黔糯668的丰产性、稳产性分析. 徐燕,任洪,王竹,赵晓燕. 2011
[20]用高稳系数法分析杂交油菜新品种农华油101的丰产稳定性. 侯燕.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饲用小黑麦适应性分析
作者:陈柔屹;程江;郑常祥;王伟;董永琴;孙光敏;曾明
关键词:饲用小黑麦;产量;品质
-
异源八倍体小黑麦新品种(系)的丰产稳产性研究
作者:王竹;董永琴;杨天英;赵卫敏;毛春;何立国
关键词:异源八倍体小黑麦;新品种;丰产稳产性
-
异源八倍体小黑麦劲松81在贵州的产量表现
作者:王竹;吕知敏;程治军;董永琴;李晓梅;刘淑芬;英敏;毛春
关键词:异源八倍体小黑麦;劲松81;选育;产量
-
不同密度与施氮量对夏播黔玉3号产量的影响
作者:陈华璋;董永琴;任洪;沈建华;曹绍书
关键词:黔玉3号;密度;施氮量;产量
-
异源八倍体小黑麦黔中7号新品种的选育
作者:董永琴;程治军;英敏;王竹;陈华璋;杨天英;何应国;赵卫敏;毛春
关键词:异源八倍体小黑麦;黔中7号;选育
-
夏播紧凑型玉米黔单10号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作者:沈建华;任洪;董永琴
关键词:夏播;紧凑型玉米;黔单10号;高产栽培技术
-
大有发展前途的新型作物——异源八倍体小黑麦
作者:董永琴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