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用高粱需水量及耗水特性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曹昌林

作者: 曹昌林;白文斌;张建华;史丽娟;彭之东;范娜;李光;闫凤霞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粒用;高粱;需水量;耗水特性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15 年 31 卷 21 期

页码: 86-91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影响高粱高产的因素很多,包括品种、水肥、土质及气候等因素,为探究高粱的高产性能,寻找影响高粱高产的突破口,本研究运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的方法对粒用高粱拔节期和灌浆期的最大需水量及其一生的耗水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耗水量增加,穗长和枝梗数显著性地增加,但灌水量120~140 mm的穗长和枝梗数差异不显著;籽粒千粒重和产量显著性地增加,灌水量100~140 mm的千粒重和产量差异不显著。高粱拔节期最大需水量为120 mm;开花灌浆期最大需水量为100 mm;高粱拔节前耗水48.74 mm,占总耗水量的10%~15%;拔节~抽穗耗水140.51~177.12 mm,占总耗水的35%~43%,抽穗-成熟耗水137.65~272.27 mm,占总耗水的42%~55%;水分生产效率随耗水量的增大,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灌浆期灌水100 mm处理的水分生产效率为最高,最高可达29.49 kg/(hm2·mm)。

分类号: S514

  • 相关文献

[1]不同灌水量对酿造高粱生长、产量和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王劲松,郭锐,董二伟,丁玉川,韩雄,焦晓燕. 2012

[2]粒用豇豆新品种冀豇2号. 王彦,张志肖,时会影,王珅,沈颖超,刘长友,苏秋竹,田静,范保杰. 2024

[3]豇豆新品种冀豇1号的选育. 王彦,张志肖,王珅,时会影,沈颖超,刘长友,苏秋竹,田静,范保杰. 2024

[4]不同水分条件对马铃薯耗水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肖厚军,孙锐锋,何佳芳,芶久兰,周瑞荣. 2011

[5]春灌模式对晚播冬小麦水分利用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张胜全,方保停,王志敏,周顺利,张英华. 2009

[6]西北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全膜微垄沟穴播对冬小麦耗水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侯慧芝,高世铭,张绪成,王德贵. 2016

[7]循环曝气地下滴灌对冬小麦生长和耗水特性的影响研究. 雷宏军,臧明,张振华,刘鑫,徐建新,李道西,仵峰. 2014

[8]新疆滴灌冬小麦灌溉量对产量形成与水分利用的影响. 赛力汗·赛,张永强,薛丽华,梁玉超,雷钧杰,陈兴武,王志敏. 2018

[9]隔根对小麦间作玉米产量及土壤水分消耗特征的影响. 郑立龙,陈珩. 2017

[10]立式深旋耕作和覆膜对种植党参土壤物理性状及耗水特性的影响. 侯慧芝,张绪成,马一凡,方彦杰,王红丽,于显枫,张国平,雷康宁. 2021

[11]条带种植模式下微喷带对冬小麦产量和耗水特性的影响. 宋鑫玥,刘胜尧,贾宋楠,高震,范凤翠,杜雄,齐浩,张哲. 2021

[12]测墒补灌对新麦26产量、品质及耗水特性的影响. 李晓航,蒋志凯. 2019

[13]不同灌溉畦宽对小麦耗水特性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 吕丽华,董志强,崔永增,张经廷,贾秀领. 2018

[14]不同种植模式下冬小麦水分利用特性研究. 董志强,吕丽华,姚海坡,张经廷,崔永增,张丽华,梁双波,贾秀领. 2017

[15]不同灌溉畦长下小麦耗水特性和产量形成特点. 吕丽华,李谦,姚海坡,贾秀领,梁双波. 2017

[16]宽幅精播下施氮量对冬小麦耗水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延飞龙,张振,赵俊晔,石玉,于振文. 2024

[17]微喷带灌溉下带长对小麦耗水特性和籽粒产量的影响. 王冰心,于振文,石玉,赵俊晔,王玉秋. 2018

[18]春玉米不同品种耗水特性及水分利用效率差异研究. 刘化涛,黄学芳,池宝亮,郑秀清,陈军峰. 2017

[19]施氮深度对旱地小麦耗水特性和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段文学,于振文,石玉,张永丽,赵俊晔. 2013

[20]不同覆盖和水分处理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和耗水特性的影响. 张俊鹏,孙景生,刘祖贵,高阳,刘小飞,李晓东.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