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林新坚
作者: 林新坚;王飞;何春梅;曹卫东;吴一群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紫云英;生态化学计量;种子特性
期刊名称: 福建农业学报
ISSN: 1008-0384
年卷期: 2014 年 29 卷 06 期
页码: 530-534
摘要: 采用生态化学计量与形态计量方法,评价紫云英种质不同品种的种子计量学特征,以期作为紫云英品种(系)鉴别分类指标。11个紫云英品种的千粒重马溪种最大,平均达3.40g,光泽种和闽紫3号最小,分别平均为3.05g和3.11g,表征了紫云英马溪种的特性,但不能作为早熟品种的特征;11个品种种子表面积闽紫5号最小为3.46mm2,马溪种面积最大,均值4.12mm2;其种子形态,肾形和近肾型种子所占比例范围为83%~96.7%,闽紫7号所占的肾形比率最高为96.7%,闽紫4号和闽紫5号种子为最低,只占83%,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从生态化学计量看,早熟品种C/N和C/P比值居高,如光泽种、闽紫3号。通过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闽紫2号、闽紫5号在种质特性方面明显区别于其余9个品种。总之,紫云英种子的千粒重、面积与外观形状特征不易区别不同基因型的品种,但可作为个体区别于其他品种的参考指标。种子C/N和C/P比值可以作为紫云英早、晚熟的参考指标之一。
分类号: S541.3
- 相关文献
[1]不同种源华北驼绒藜种群种实特征变异性研究(英文). 王普昶,赵丽丽,易津,张锦华,张莉,陈莹. 2011
[2]马蔺种子特性研究. 叶力勤,王彩艳. 2004
[3]不同种源截叶铁扫帚种子特性和萌发差异. 田宏,刘洋,熊军波,张鹤山,王志勇. 2020
[4]温度对箭舌豌豆和苕子种子特性的影响. 秦代红. 1992
[5]当归果翅对种子吸水与发芽进程的影响. 米永伟,龚成文,王国祥,漆永红. 2021
[6]2种胡枝子种子生物学特性对比研究. 刘淑华,松梅,徐丽君,赵淑芬. 2008
[7]几种野生葡萄与栽培品种杂交效果初步研究. 李顺雨,潘学军,张文娥,刘崇怀,罗国华,刘伟,杨秀永. 2009
[8]麻疯树优良单株筛选重要性状评价指标研究. 张剑亮,何琴,曹干,王继华,吕冰,安康. 2011
[9]独脚金的研究进展. 羊青,王祝年,李万蕊,王清隆,王茂媛,晏小霞,王建荣,江浩. 2017
[10]滇北球花报春种子特性研究. 李兆光,解玮佳,和加卫,毕海林,王朝文. 2008
[11]龙蒿种子的特性研究. 赵俊,李善燕,杨龙,沙毓沧,辛建华,代建菊. 2010
[12]不同生态型扁蓿豆种子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和相关性分析. 李鸿雁,李俊,黄帆,李志勇,孙丽楠,许莲华. 2016
[13]对2个裸仁南瓜自交系种子特性的研究. 武峻新,畅志坚. 2011
[14]水稻种子特性与直播栽培出苗状况的关系研究. 陈丽,孙建昌. 2024
[15]赤水河上游水源涵养林的土壤特征. 喻阳华,刘桂华,杨苏茂. 2017
[16]荒漠植物霸王(Zygophyllum xanthoxylum)不同大小叶片C、N、P化学计量特征. 牛得草,陈鸿洋,江世高,常佩静,傅华. 2013
[17]石漠化区退耕植桑地土壤养分与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邢丹,肖玖军,王晓红,张芳,韩世玉,罗朝斌. 2018
[18]不同满江红C、N、P生态化学计量学的季节变化. 郑向丽,应朝阳,徐国忠,王俊宏,刘岑薇,余涛,黄毅斌. 2018
[19]广西桉树碳氮磷分配格局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朱育锋,吴玱,李舒惠,彭晚霞,杜虎,刘永贤,兰秀,宋敏. 2019
[20]放牧对荒漠草原土壤和优势植物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安钰,安慧,李生兵.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绿肥果茶园"新理念、效应及应用
作者:高嵩涓;张宇亭;曹卫东
关键词:绿肥果茶园;应用方式;未来技术与理论体系
-
基于InDel标记的辣椒杂交组合THI-P-10*P5114种子纯度鉴定
作者:高升华;周克贵;尹延旭;李宁;徐凯;王小迪;詹晓慧;陈卫芳;袁伟玲;姚明华;王飞
关键词:辣椒;InDel;分子标记;种子纯度;鉴定;杂交一代;基因组
-
农田氧化亚氮减排技术及其与绿肥协同应用分析
作者:刘蕊;常单娜;周国朋;高嵩涓;柴强;曹卫东
关键词:绿肥;氧化亚氮;影响因素;减排技术
-
紫云英生物固氮对土壤肥力及根瘤菌的响应特征
作者:张磊;杜锦涛;范倩玉;李顺;高嵩涓;曹卫东
关键词:紫云英;土壤肥力;根瘤菌;互作效应;生物固氮
-
绿肥稻田土壤甲烷减排材料筛选及减排机制研究
作者:孙晋鑫;周国朋;马正波;梁婷;常单娜;刘佳;刘晗;曹卫东
关键词:绿肥;CH4;减排材料;产甲烷古菌;2-氯乙烷磺酸钠
-
河南金银花叶斑病病原鉴定、生物学特性及室内药剂筛选
作者:李雪梦;李绍建;杨瑾;高素霞;文艺;秦艳红;刘玉霞;鲁传涛;王飞
关键词:金银花;叶斑病;多主棒孢;生物学特性;杀菌剂
-
角蛋白高值化利用研究进展
作者:王飞;王会;郑朝中;莫潜渊;刘少娟;庄志凯;陈文坚;李建伟
关键词:角蛋白;生物酶解;降解机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