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薯亲本正反交亲和力与授粉柱头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叶剑秋
作者: 叶剑秋;安飞飞;肖鑫辉;王明;许瑞丽;万仲卿;李开绵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木薯;正反交;稔实率;蛋白质组
期刊名称: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ISSN: 1672-1810
年卷期: 2015 年 16 卷 02 期
页码: 264-26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研究木薯不同亲本杂交亲和力的差异,分别以华南5号、华南6号、华南7号为亲本进行正反交,统计不同组合间稔实率的差异。同时对受精柱头蛋白质进行分析,研究柱头对杂交亲和力影响的蛋白质调控水平。结果表明:SC5(♀)×SC7(♂)平均稔实率最高为26.22%,SC7(♀)×SC5(♂)平均稔实率最低为11.13%。通过双向电泳和质谱法分析母本SC5和SC7授粉柱头的蛋白质变化,得到27个差异蛋白质点,其中19个蛋白质出现上调表达,这些差异表达蛋白质分别参与碳代谢及能量代谢、分子伴侣和氨基酸代谢;而8个蛋白质下调表达,它们分别参与蛋白质合成及氢氰酸代谢;表明这些代谢途径对木薯亲和力高低有一定的影响。
分类号: S533
- 相关文献
[1]暗光环境对木薯叶片蛋白质组的影响. 吕亚,安飞飞,李开绵,陈松笔. 2017
[2]环割阻断木薯光合作用与储藏根淀粉积累的蛋白质组学. 乔景娟,厉辉,潘冉冉,曹萌萌,陈松笔. 2018
[3]玉米自交系不同穗行杂交种与正反交杂交种产量差异研究. 潘敏娜. 2011
[4]猪正反交F1代背最长肌中H3.3基因表达的发育性变化. 丁仁博,苏浩,胡耀东,石蕊,高树文,王丽娟. 2011
[5]甘蔗正反交对光合特性及主要产质量性状的差异研究. 唐仕云,王伦旺,李翔,黄海荣,黄家雍,谭芳,黎焕光,方锋学. 2011
[6]龙眼优良杂交株系的SSR鉴定. 魏秀清,许玲,章希娟,许家辉. 2017
[7]肉羊二元杂交生长发育和配合力分析. 钱宏光,刘佳森,李蕴华,巴图,张立岭. 2006
[8]基于越橘南高丛与北高丛正反交群体的果实贮藏相关性状筛选及其遗传倾向. 刘有春,刘威生,王兴东,杨艳敏,魏鑫,孙斌,张舵,杨玉春,刘成,李天忠. 2020
[9]甜糯玉米正反交F_1代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差异性分析. 卢华兵,石丽敏,胡贤女,吕桂华,陈坚剑,郭国锦. 2015
[10]大茎野生种57NG208与南涧果蔗正反交F_1代材料的耐旱性评价. 俞华先,桃联安,田春艳,经艳芬,安汝东,郎荣斌,边芯,周清明,孙有芳,杨李和. 2019
[11]小麦地方品种蚂蚱麦抗白粉病基因的遗传分析及其SSR分子标记. 段霞瑜,周益林,徐世昌. 2007
[12]家蚕杂交种主要经济性状正反交间的差异研究. 柳新菊,祝新荣,夏建国,孟智启,俞碧华. 2010
[13]不同亲本细胞质源对甘蔗杂交后代主要性状的影响. 岑华飞,黄玉新,张荣华,刘昔辉,贤武,雷敬超,周珊,张革民. 2015
[14]QTL遗传效应正反交差异研究. 王志伟,王清连,张永山. 2007
[15]1个正反交蝴蝶兰若干性状在F_1的遗传表现. 陈和明,吕复兵,朱根发,操君喜. 2011
[16]黑龙江野鲤(Cyprinus haematopteru)与建鲤(Cyprinus carpio var.Jian)正反交与自交子代消化酶活力及其分布比较分析. 李冰,张成锋,王建新,谢婷婷,朱健. 2011
[17]57NG208与南涧果蔗正反交后代的遗传变异分析. 朱建荣,边芯,郎荣斌,俞华仙,冯蔚. 2015
[18]三个番茄品种及其正反交后代离体培养分化成苗能力的研究. 吴鹤鸣,陆维忠,佘建明,周邗扬. 1993
[19]甜高粱与粒用高粱正反交F_1代农艺性状差异分析. 段有厚,邹剑秋,卢峰. 2014
[20]西南骨干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正反交杂优效应分析. 张彪,梅碧蓉,郑涵琪,李祥艳,康继伟,陈洁,谭君,何文铸.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杂交水稻制种亲本印刷粘种育秧特性及其机插效果研究
作者:张青;王明;朱孔志;徐泽鹏;符永庆;刘爱民;徐磊;喻晶
关键词:杂交水稻制种;印刷粘种育秧;胶点尺寸;秧龄期;机插
-
胶园的"四库"功能及其实现途径
作者:周全;钟昌开;王纪坤;王明;谢贵水;安锋
关键词:胶园;水库;粮库;碳库;钱库
-
木薯品种不同收获期块根淀粉积累规律分析
作者:郑永清;李开绵;李伯松;马旭东;陈松笔
关键词:木薯;产量;淀粉;光合作用
-
基于RFID技术的种鸡数据采集系统研究与实现
作者:王明;刘新;平阳;胡雁翔;王一罡
关键词:育种;射频识别;电子翅标;称重台;数据采集
-
生育期连续水分亏缺对秋冬茬辣椒生长特性和品质的影响
作者:韩金朝;冯俊杰;翟国亮;徐洪刚;王明;宋蕾;郝萍萍
关键词:辣椒;亏缺灌溉;生长特性;产量;品质
-
类黄酮合成关键基因MeF3H在木薯块根采后腐烂中的功能分析
作者:安飞飞;蔡杰;薛晶晶;朱文丽;陈松笔;罗秀芹
关键词:木薯;类黄酮;MeF3H;块根;采后腐烂
-
长期养分亏缺对木薯农艺性状、产量及淀粉含量的影响
作者:魏云霞;韦卓文;黄洁;许瑞丽
关键词:木薯;长期定位施肥;养分亏缺;产量;淀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