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对穗粒腐病菌的抗病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潘惠康
作者: 潘惠康;张兰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奥帕克—2;串珠镰刀菌
期刊名称: 华北农学报
ISSN: 1000-7091
年卷期: 1987 年 2 卷 03 期
页码: 86-89
摘要: 串珠镰刀菌(Fusarium monilifome Sheldon)引起的玉米穗粒腐病近年来已成为我国玉米上的主要病害之一.试验结果证明,自交系的抗病性有很大差别,可由高抗到高感,二南24和330是高抗的,Mo20和Mo17是感病的.五对具有正常的和奥帕克-2(简称O_2)基因的玉米自交系用串珠镰刀苗接种证明,除高抗系外,O_2系明显比正常的感病.F_1的抗病性是超亲的或倾向抗病亲本的.抗×抗和抗×感的F_1都是抗病的,感×感的表现不十分感病.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串珠镰刀菌对棉花枯萎病的交互保护作用研究. 张慧杰,李建社,张卓敏. 1990
[2]富马毒素检测和控制研究进展. 汪芬,赵晓燕,马越,张超,肖丽霞. 2008
[3]斑叶露兜树茎腐病病原鉴定及植株体内菌量测定. 肖荣凤,刘波,林抗美,郑雪芳,蓝江林. 2009
[4]火龙果软腐病病原菌鉴定及链霉菌菌株LWL1827的防效测定. 张鸿雁,陈盈营,周雁微,林丽静,刘锴栋. 2023
[5]抗菌肽Fengycins抑制串珠镰刀菌的初步机制. 胡梁斌,周威,章挺,杨志敏,徐剑宏,石志琦. 2010
[6]玉米穗腐病导致产量损失的品种和气候因素分析. 潘惠康,张兰新. 1992
[7]串珠镰刀菌毒素对玉米胚根抑制作用的研究. 史晓榕,白建法,白丽. 1994
[8]玉米籽粒败育过程的能量代谢研究. 张凤路,崔彦宏,王志敏,赵明,王树安,赵久然,郭景伦. 2000
[9]玉米自交系性状的遗传相关和通径分析. 印志同,邓德祥,胡加如,薛林,陈国清,陆虎华. 2005
[10]玉米品种龙单59不同密度和施肥量的栽培模式研究. 王明泉,苏俊,李春霞,龚士琛,闫淑琴,李国良,扈光辉,任洪雷,张长勇. 2014
[11]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在吉林省应用浅析. 徐艳荣,杨贤成,林红,焦仁海. 2001
[12]不同玉米品种去留分蘖对生物学性状、产量及产值的影响. 方向前,闫伟平,吕端春,于钟富,杜佃河. 2016
[13]吉单631不同密度植株分蘗、产量及产量构成研究. 方向前,闫伟平,吕端春,于钟富,杜佃河. 2017
[14]肉牛日粮补锌对粗料纤维和玉米有机物瘤胃降解的影响. 王峰,莫放,黄应祥,王茂荣,苗朝华,陈瑶. 2008
[15]不同水分条件对小麦-玉米两熟制作物生长和水分利用的影响. 武继承,杨永辉,郑惠玲,何方. 2010
[16]河套灌区豆米双收一膜二用栽培模式初探. 杨文耀,张建中. 2004
[17]玉米多胞质雄性不育系CF5-11111的选育及抗病研究. 马春红,邵萍,李运朝,董文琦,崔四平,贾银锁,张文英. 2007
[18]不同培肥方式对玉米产量及其组分的影响. 闫孝贡,胡楠,袁静超,盖嘉慧,刘剑钊,张洪喜,梁尧,蔡红光,任军. 2017
[19]吉林省玉米生产现状及建议. 张维东,韩喜国,任英,王秀飞,安载学,刘鹏. 2012
[20]玉米耐低锌品种的筛选及评价. 蔡鑫鑫,杨克军,王玉凤,吕晓丽,张崎峰.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类型玉米对穗粒腐病的感病性
作者:潘惠康;张兰新;夏志红;杨秀荣
关键词:玉米;穗粒腐病;感病性
-
玉米穗腐病与蛀穗螟虫发生的关系
作者:夏志红;潘惠康;张兰新;刘春艳
关键词:玉米螟蛀穗率,玉米穗腐,玉米螟
-
玉米穗腐病导致产量损失的品种和气候因素分析
作者:潘惠康;张兰新
关键词:玉米穗腐病;串珠镰刀菌;产量损失;不同品种;气候因素
-
玉米不同类型细胞质的雄性不育系对小斑病菌T小种抗性反应
作者:吴全安;朱贤朝;吴纪昌;张传模;徐维基;潘惠康
关键词:
-
八个玉米自交系对小斑病(O小种)田间成株期水平抗性因素的观察研究
作者:朱贤朝;吴全安;代法超;张传模;徐维基;臧贤青;吴纪昌;潘惠康
关键词:
-
玉米小斑病菌生理小种研究初报
作者:朱贤朝;吴全安;李继平;潘惠康;吴纪昌;徐维基;张传模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