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尔各答市地表温度与不透水面比例季相相关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杨玉婷

作者: 杨玉婷;汤家法;边金虎;李爱农;雷光斌;黄平;蒋梓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地表温度;不透水面比例;季相差异;回归分析;加尔各答市;孟中印缅经济走廊

期刊名称: 遥感技术与应用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1 期

页码: 79-8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城市化的显著特征是自然地表不断被热容量大的不透水面取代,进而造成城市热岛效应和严重的城市生态问题。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路段和"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战略通道,加尔各答市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印度境内的重要节点城市,战略地位重要,对其城市化进程及与地表温度相关性研究对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印度段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传统地表温度与不透水面的相关性研究主要以年为时间尺度,较少关注城市不同季相地表温度与不透水面的相关性及其差异。以热带季风气候的季相区分为依据,基于旱季、雨季和凉季3个季相的Landsat 8影像反演了加尔各答市地表温度和不透水面比例,定量研究两者的关系,探讨了地表温度与不透水面比例的季相相关性。结果表明:(1)研究区内,低温和高温空间分布相对比较集中,高温区域集中在建成区,而低温主要分布在茂密植被覆盖区和水体区域;(2)加尔各答市从旱季到雨季再到凉季热岛效应程度总体呈下降趋势,旱季时城市热岛效应最强,凉季时城市热岛效应最弱;(3)每个季相,地表温度与不透水面比例都呈正相关,地表温度随着不透水面比例增加均呈现先快速上升,后缓慢增加,最后急剧增加的趋势,其中旱季时地表温度增长最快,雨季时地表温度增长次之,凉季时地表温度增长最慢。加尔各答市热环境研究将对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印度段城市热环境背景及生态效应认知等方面产生积极意义。

分类号: X16%P423.7

  • 相关文献

[1]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中保山市与缅北合作发展农业种植问题分析. 代正明,张焱,文淑惠. 2015

[2]基于单通道算法的HJ-1B与Landsat 5 TM地表温度反演一致性研究. 罗菊花,张竞成,黄文江,杨贵军,顾晓鹤,杨浩. 2010

[3]基于空间内插的云下地表温度估计及精度分析. 涂丽丽,覃志豪,张军,刘梅,耿君. 2011

[4]翻耕对半干旱区高寒草甸地表水热条件的影响. 李乃杰,宜树华,秦彧,任世龙,陈建军. 2012

[5]农业旱灾监测中的地表温度遥感反演方法--以MODIS数据为例. 覃志豪,高懋芳,秦晓敏,李文娟,徐斌. 2005

[6]压砂种植模式对地表热场景观格局的影响. 候静,杜灵通,张学俭. 2016

[7]利用空间插值法估算云覆盖像元地表温度的可行性研究. 张军,覃志豪,刘梅,涂丽丽,周义,杨强. 2011

[8]长江三角洲地区地表温度年内变化规律与气候因子的关系分析. 徐永明,覃志豪,沈艳. 2010

[9]黑河中游绿洲化地表特征参数研究. 李芳,李元恒. 2019

[10]吉林省地表温度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 任景全,刘玉汐,王丽伟,王亮,王冬妮,郭春明,曹铁华. 2020

[11]"高分五号"卫星地表温度反演与验证. 王殿中,李任君,高懋芳,朱晓琳. 2020

[12]实用劈窗算法的改进及大气水汽含量对精度影响评价. 毛克彪,唐华俊,周清波,马柱国. 2008

[13]利用LANDSAT TM6反演地表温度所需地表辐射率参数的估计方法. 覃志豪,李文娟,徐斌,张万昌. 2004

[14]一个针对ASTER数据同时反演地表温度和比辐射率的四通道算法. 毛克彪,施建成,覃志豪,宫鹏,徐斌,蒋玲梅. 2006

[15]土壤水分的遥感监测方法概述. 吴黎,张有智,解文欢,李岩,宋静波. 2014

[16]地表组分温度遥感反演算法研究进展. 张舒婷,段四波,幸泽峰,韩晓静,冷佩. 2019

[17]中国地表温度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 毛克彪,严毅博,赵冰,袁紫晋,曹萌萌. 2023

[18]基于地表温度-植被指数特征空间的土壤干旱监测. 李润林,董鹏程,王瑜,汪晓斌. 2017

[19]一个从ASTER数据中反演地表温度的劈窗算法. 毛克彪,唐华俊,陈仲新,邱玉宝,覃志豪,李满春. 2006

[20]利用Landsat TM影像进行地表温度像元分解. 王斐,覃志豪,宋彩英.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