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方式对罗汉果园地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何铁光

作者: 卢家仕;韦昌联;王灿琴;黄卓忠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罗汉果;覆盖稻草;覆盖地膜;自然生草;土壤理化性状

期刊名称: 福建果树

ISSN: 1004-6089

年卷期: 2007 年 01 期

页码: 11-14

摘要: 研究了覆盖地膜、覆盖稻草和自然生草3种不同管理方式下罗汉果园地的土壤理化性状,结果表明:夏旱期间土壤含水量以覆盖地膜处理的最高,其次是覆盖稻草;自然生草在降温方面的效果不如覆盖稻草处理明显,但优于覆盖地膜和清耕(对照)。3种土壤管理方式的土壤容重较对照有所减少,减少的幅度为0.07~0.11 g.cm-3;土壤总孔隙度比对照高,其中覆盖稻草增加的幅度最大。土壤养分值以覆盖稻草处理为最好。

分类号: S668.9

  • 相关文献

[1]辽西苹果园三种地面管理模式对土壤理化性状和昆虫群落的影响. 闫文涛,仇贵生,张怀江,孙丽娜,程存刚,李壮,赵德英. 2014

[2]施肥和覆盖地膜对福田河菊花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刘大会,郭兰萍,朱端卫,黄璐琦. 2009

[3]避雨栽培及覆盖地膜对葡萄园小气候的影响研究初报. 李洪艳,黎鲜,刘金标,马广仁. 2011

[4]脱毒马铃薯间作套种模式(下). 王培伦,孔海明,赵淑燕. 2002

[5]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田杂草发生规律及产量的影响. 朱建义,郑仕军,赵浩宇,刘胜男,陈贵明,周小刚. 2018

[6]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田杂草的发生及小麦产量的影响. 周小刚,郑仕军,罗春花,唐裕智,张建军,高菡,朱建义. 2013

[7]四川省小麦田不同耕作方式下杂草的发生规律及防治. 周小刚,郑仕军,罗春花,唐裕智,张建军,高菡,朱建义. 2013

[8]施药与生草管理对苹果园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相对稳定性的影响. 张林林,许长新,焦蕊,于丽辰,贺丽敏,李立涛. 2020

[9]自然生草对‘贵人香’葡萄产量、品质与枝条抗寒性的影响. 史祥宾,刘凤之,王孝娣,王宝亮,郑晓翠,魏长存,何锦兴,王海波. 2016

[10]不同土壤管理方式对梨园土壤养分、酶活性及果实风味品质的影响. 魏树伟,王少敏,张勇,冉昆,王宏伟. 2015

[11]不同土壤耕作方式对五味子园土壤特性及植株生长的影响. 荣涵,艾军,王月,石广丽,李昌禹. 2020

[12]铁核桃凋落物对我国南方常见杂草的抑制效果. 张鸿志,马红叶,张文娥,潘学军. 2022

[13]杨梅园自然生草对土壤肥力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梁森苗,王勤红,倪国富,钱丽萍,赵贤生,戚行江. 2012

[14]茶草互作模式下茶园环境及茶树生长的初步变化. 詹杰,李振武,邓素芳,应朝阳. 2018

[15]茶草互作模式下茶园环境及茶树生长的初步变化. 詹杰,李振武,邓素芳,应朝阳. 2018

[16]苹果园自然生草对苹果黄蚜及其天敌的影响. 许长新,张金平,郝宝锋,于丽辰,贺丽敏,焦蕊. 2009

[17]苹果园行间自然生草的还田方式对土壤养分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聂佩显,李国栋,曾文官,薛晓敏,刘雪梅,高文胜. 2023

[18]自然生草和有机物覆盖对苹果园土壤微生物和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焦蕊,赵同生,贺丽敏,许长新,郝宝峰,于丽辰. 2008

[19]梨园生草对梨木虱和梨黄粉蚜发生动态及发生量的影响. 冉红凡,马爱红,杨小凡,路子云,刘文旭,李建成. 2022

[20]杏园生草对土壤肥力、光合性能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王端,刘志琨,陈雪峰,景晨娟,李亚囡,董辉,武晓红.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