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主推玉米品种对粗缩病抗性鉴定及病情指标与产量损失率关系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路银贵

作者: 路银贵;邓风;苗洪芹;田兰芝;邸垫平;张增芬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粗缩病;抗病性;病情指数;产量损失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

ISSN: 0529-1542

年卷期: 2007 年 33 卷 06 期

页码: 90-9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对河北省26个主推玉米品种进行抗玉米粗缩病性鉴定,并对其发病率及病情指数与产量损失率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河北省目前玉米生产上主推品种中没有免疫和抗病品种,但感病后品种之间的病情严重度有显著差异,病情指数分布在35.37~80.05,产量损失率为15.55%~74.01%。以邢抗2号、费玉2号、费玉4号、沈玉17和农大108的病情严重度较轻,病情指数低于40,表现为感病,其他品种病情指数都在40以上表现为高感。产量损失率与病株率和病情指数呈显著相关,且产量损失率与病情指数的相关性(R=0.982)比产量损失率与病株率的相关性(R=0.756)更强。

分类号: S513`S435.131

  • 相关文献

[1]玉米粗缩病病情严重度分级标准及病情指数与产量损失率关系的研究. 路银贵,曹永胜,田兰芝,邸垫平,苗洪芹. 2006

[2]玉米粗缩病危害损失率与防治指标研究. 韩海亮,王桂跃,包斐,王华第. 2012

[3]苜蓿叶斑病产量损失预测研究. 曾亮,袁庆华,姚拓. 2009

[4]玉米感染弯孢菌叶斑病后叶片的光谱特征及产量损失. 文丽萍,石洁,王振营,何康来,白树雄. 2006

[5]高抗褐斑病性和含糖率甜菜品种田间鉴定. 乔志文. 2019

[6]昆明地区月季黑斑病发生规律及抗性评价. 宋杰,郑天锐,张艺萍,李世峰,许凤,王继华,张颢,瞿素萍. 2022

[7]不同苜蓿品种对主要苜蓿病害的田间抗病性调查. 金娟,梁金,王森山,黄杰,潘发明,刘陇生,贺春贵,何振富. 2013

[8]基于表型症状和实时定量PCR鉴定不同香蕉品种对枯萎病的抗病性. 徐胜涛,白亭亭,张磊,番华彩,杨佩文,尹可锁,曾莉,李迅东,郭志祥,杨宝明,黄玉玲,李永平,郑泗军. 2017

[9]芦笋种质苗期对茎枯病的抗性评价. 孙燕芳,刘巧莲,陈河龙,郑金龙,高建明,张世清,易克贤. 2015

[10]玉米不同品种(品系)对粗缩病的抗性鉴定. 王桂跃,韩海亮,赵福成,王华第,孔晓民,叶建人. 2011

[11]南通地区玉米粗缩病突发成因与控防对策. 顾国华,徐莉,葛红,季桦,薛爱芳. 2007

[12]玉米GY220×1145组合RIL群体粗缩病抗性性状的遗传分析. 石明亮,陆虎华,薛林,徐辰武,黄小兰,胡加如,陈国清,程玉静,陈小晖,孙权星,彭长俊. 2012

[13]利用生态学手段预防玉米粗缩病的发生. 陈香华,赵桂东,熊战之,付佑胜,郭小山,刘伟中,周长勇,李茹,周华. 2009

[14]玉米品种抗粗缩病人工接种鉴定方法研究. 杜琳琳,吕建颖,曹晓燕,饶鸣帅,施文娟,兰莹,孙枫,程兆榜,孟庆长,袁建华,周益军,周彤. 2017

[15]玉米抗粗缩病种质资源鉴定与评价. 邸垫平,路银贵,张爱红,杨菲,田兰芝,苗洪芹. 2021

[16]玉米粗缩病诱导下实时荧光定量PCR内参基因的选择. 代资举,王艳,王新涛,杨青,张莹莹,李保全,王立平. 2019

[17]玉米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策略探析. 史海萍,程宏,王建军,温日宇,杨俊伟,赵变平,焦建伟. 2020

[18]玉米粗缩病抗性相关miRNA的筛选. 吴斌,马立平,张眉,姜珊珊,郭霞,张思聪,王升吉. 2020

[19]调整玉米播期对浙江省玉米粗缩病的控制作用. 韩海亮,王桂跃,苏婷,王华弟. 2012

[20]抗、感玉米粗缩病材料对灰飞虱的趋性及生存力影响的研究. 路银贵,张利英,田兰芝,邸垫平,苗洪芹.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