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FLP分子图谱的蝴蝶兰3个叶片性状QTL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许申平

作者: 许申平;刘晓荣;刘金梅;汪国平;连芳青;廖飞雄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兰花;遗传;数量性状;分子图谱

期刊名称: 分子植物育种

ISSN: 1672-416X

年卷期: 2011 年 09 卷 01 期

页码: 104-112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本研究以一个蝴蝶兰杂交组合Phal.462×Phal.20后代为材料,测定其后代群体中88个单株的叶长、叶宽和株幅,并基于已构建的AFLP分子连锁图谱,应用区间作图法对调控这3个性状的基因进行了QTL分析。统计分析结果表明,3个性状在群体中呈连续分布,具有数量性状的典型特征,叶长与株幅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QTL分析结果表明,在父本中共检测到QTL60个,分布于8个连锁群上,包括控制叶长性状的QTL20个,控制叶宽性状19个,控制株幅性状21个;各QTL的LOD值在3.05~14.78之间,可解释44.1%~89.4%的表型变异。在母本中共检测到QTL28个,分布于五个连锁群上,包括控制叶长性状10个,控制叶宽性状8个,控制株幅性状10个;各QTL的LOD值在3.1~9.24之间,可解释57.7%~76.3%的表型变异。这是蝴蝶兰上首个QTL分析研究,可为今后蝴蝶兰的基因克隆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提供基础。

分类号: S682.31

  • 相关文献

[1]油用向日葵数量性状的遗传变异和相关分析及育种选择. 向理军,雷中华,石必显,侯江华,马林,孙逊. 2010

[2]家蚕杂种一代数量性状预测模型的探讨 Ⅱ.数量性状预测模型的遗传学意义. 潘沈元,何斯美. 1989

[3]旱地春谷数量性状的遗传与选择研究. 杨天育,吴国忠,黄毓玮,何继红. 2000

[4]茄子果形遗传研究. 乔军,刘富中,陈钰辉,连勇. 2011

[5]数量性状遗传研究的新进展. 喻树迅,袁有禄. 2002

[6]家蚕杂种一代数量性状预测模型的探讨——Ⅰ.模型的提出与验证. 潘沈元,何斯美. 1988

[7]茄子果萼色遗传研究. 乔军,刘富中,陈钰辉,连勇. 2011

[8]大白菜莲座叶大叶夹角和多分蘖材料的创制及其应用. 张德双,辛晓云,朱洪彬,张凤兰,于拴仓,苏同兵,余阳俊,汪维红,赵岫云,李佩荣,卢桂香. 2024

[9]我国水稻推广品种的遗传变异性和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 郑康乐,庄杰云. 2000

[10]海南的火焰兰. 陈云池. 1992

[11]国兰辐射诱变效应研究初报. 陈华,林兵,潘宏. 2005

[12]线艺兰组培苗的驯化栽培. 石乐娟,杨永英,张放. 2009

[13]海南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生态型高新农业调查报告. 穆大伟,温春生,陈秋波,黄硕. 2009

[14]中小花型蝴蝶兰杂交特性和无菌播种培养研究. 李娜,廖飞雄,刘晓荣,连芳青. 2010

[15]云南几种兰花菌根真菌的分离鉴定. 段春芳,李枝林,方飞,杨根华,陈思思,洪群艳. 2010

[16]兰花育种及产业化技术研究进展. 朱根发,杨凤玺,吕复兵,李佐,陈和明,高洁,肖文芳,任锐,魏永路,金建鹏,陆楚桥. 2020

[17]浙江省兰花产业发展现状与思考. 陈小中,王筠竹,陈跃,孙崇波. 2021

[18]春石斛的工厂化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廖飞雄,王恒明,黄群慧. 2006

[19]兰花的功能基因. 张盛春,王小菁,叶庆生,朱根发. 2006

[20]兰科植物菌根真菌的研究进展. 朱国胜,刘作易,毛堂芬.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