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西花蓟马的病原真菌-白僵菌微菌核的液体培养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海鸿

作者: 王晶玲;李银平;刘旋;问锦曾;雷仲仁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西花蓟马;白僵菌;菌核;发酵

期刊名称: 应用昆虫学报

ISSN: 2095-1353

年卷期: 2011 年 48 卷 03 期

页码: 116-12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微菌核是许多植物病原真菌产生的越冬结构,目前还没有关于白僵菌微菌核的报道。用含不同氮源的介质培养出了2株白僵菌菌株,RSB和SZ21的微菌核。在液体培养条件下,2株菌株不仅能产生典型的芽孢和菌丝,还能产生微菌核。在以玉米粉(RSB和SZ21菌株分别为6.5×102和6.3×102mL-1)为氮源的介质中产生的微菌核浓度高于以大豆粉(RSB和SZ21菌株分别为2.5×102和2.2×102mL-1)为氮源的介质。菌株SZ21产生的芽孢浓度(在以大豆粉和玉米粉为氮源的介质中,分别为17.9×105和7.4×105L-1)高于RSB菌株的芽孢浓度(在以大豆粉和玉米粉为氮源的介质中,分别为14.8×105和6.2×105L-1)。含有硅藻土的微菌核制剂能在真空干燥(<5%湿度)后存活下来,并且对于活力没有显著影响。干燥后的微菌核颗粒在水洋菜培养基上复水和培养后,能够萌发菌丝和产生高浓度的分生孢子。将微菌核颗粒预混到土壤中能引起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Pergande)土栖阶段的高死亡率。这是首次报道白僵菌的微菌核的培养,并为用虫生真菌防治土栖昆虫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

分类号: S476.12

  • 相关文献

[1]不同温度下4株白僵菌对西花蓟马的致病力. 雷仲仁,范淑英,问锦曾. 2009

[2]捕食螨携带白僵菌孢子的能力及所携孢子的活性和毒力. 王鹏新,张治科,徐学农,雷仲仁. 2014

[3]向日葵菌核病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刘秋,于基成,房德纯,魏守恩. 2000

[4]向日葵菌核病的药剂防治试验. 于基成,刘秋,房德纯,魏守恩. 2000

[5]水稻纹枯病菌pTHPR1转化子的生物学特性. 杨迎青,李明海,杨媚,郑丽,赵东,周而勋. 2013

[6]一种水稻纹枯病的接种方法. 杨红福,张建华,王莉莉,邵春,朱成刚,姚克兵,吉沐祥,束兆林. 2013

[7]羊肚菌LWY-1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柴林山,李莉,冀宝赢,孙翠唤. 2010

[8]稻曲病两个白化菌株的分离与生物学特性. 金菊,陈宏明,许伟,杨炳辉,胡东维. 2012

[9]稻绿核菌(稻曲病菌)分离方法的比较研究. 王永强,樊荣辉,杨炳辉,刘兵,张敬泽,胡东维. 2010

[10]稻曲病菌菌核降解微生物的筛选与作用机制分析. 李丹阳,邓启得,雍明丽,王华,赖朝辉,陈宏明,何文苗,胡东维. 2016

[11]一种野生菌地下菌核的ITS-DNA分子鉴定. 李素玲,刘虹. 2019

[12]向日葵菌核子囊盘萌发和降雨条件相关性研究. 吴榕,王玉杰,卯旭辉,孙平立,郑国华,孟庆林,赵君. 2018

[13]不同温度对虎奶菇菌核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影响. 唐翔虬,江枝和,雷锦桂,林勇. 2005

[14]低温诱导稻曲病菌菌核形成的转录组学分析. 吕楚阳,邓平川,张晓丽,孙钰超,梁五生,胡东维. 2020

[15]不同钾肥对虎奶菇菌核产量与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江枝和,翁伯琦,雷锦桂,王义祥,罗涛. 2006

[16]稻曲病菌成灾机制与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胡东维,梁五生,赖朝晖. 2018

[17]辣木基质对云南羊肚菌栽培特性的影响. 张慧,钱泉,杨钺戈,赵自爱,周锦燕,张芸,李跃,李树红,曾千春. 2021

[18]栽培羊肚菌培养菌丝生长的形态特征. 田瀚吉,高晓杰,余建平,余梅,陈群,陈辉,杜军华. 2024

[19]不同营养条件对羊肚菌菌核形成的影响. 董永强,李元慧,田果廷,郝加敏,王艳琼,王鹏,刘庆洪. 2021

[20]贵州茯苓优良菌株的筛选. 屈直,刘永翔,朱国胜,诸发会,刘作易.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