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拯救中华鲟野生种群及其栖息生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庄平

作者: 庄平;张涛;赵峰;冯广朋;章龙珍;刘鉴毅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生物物种;野生种群;栖息环境;淡水生态系统;最大体重;中华鲟;栖息生境;自然繁殖

期刊名称: 水生生物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4 年 009 期

页码: 1625-163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是我国国宝级鱼类,典型的江海长距离洄游性物种,在海水中生长发育,在淡水中产卵繁殖,是全球能够由海洋进入淡水生态系统中最大个体鱼类之一,最大体重记录达560 kg,最长年龄达40龄,目前仅分布于我国内地架沿海和长江中下游干流[1-3].中华鲟起源于白垩纪,是古老的物种,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生态和渔业价值^([1, 4, 5]).然而,在过去40年中,由于过度捕捞、洄游通道阻隔和重要栖息生境丧失等诸多原因,导致中华鲟野生资源呈现急剧衰退趋势,自然繁殖困难,野生种群数量已岌岌可危,处于极度濒危状态[5],亟待采取超常规的思路、措施和技术,拯救这一极度濒危物种的野生种群及其栖息生境.生物物种和栖息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构成了生态系统.生物物种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物种均在生态链上扮演着各自独特的角色,物种与生态系统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自然有机整体.

分类号: Q95

  • 相关文献

[1]中华鲟自然繁殖的水文状况适合度研究. 张辉,危起伟,杜浩,刘志刚,沈丽. 2010

[2]中华鲟自然繁殖行为发生与气象状况的关系. 张辉,危起伟,杜浩,沈丽. 2008

[3]葛洲坝下中华鲟自然繁殖流速场的初步观测. 张辉,危起伟,杨德国,杜浩,张慧杰,陈细华. 2007

[4]从连续到偶发:中华鲟在葛洲坝下发生小规模自然繁殖. 吴金明,王成友,张书环,张辉,杜浩,刘志刚,危起伟. 2017

[5]IPCC AR6报告解读:陆地和淡水生态系统及其服务变化. 胡轶伦,冀国旭,李积宏,干珠扎布,胡国铮,高清竹. 2022

[6]淡水生态系统细菌群落多样性和结构研究进展. 张利平,吕慧,唐佳玲,王贵春,吕斌. 2024

[7]人工模拟条件下青海湖裸鲤自然繁殖环境条件需求研究. 周杨浩,荣义峰,周卫国,刘黄欣,王谱渊,俞录贤,付生云,杨建新,祁洪芳,杜浩. 2022

[8]农业部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原则和技术. 杨书润. 1997

[9]采用框架法对不同栖息环境中华绒螯蟹形态差异的比较研究. 郑朝臣,骆仁军,姜涛,陈修报,刘洪波,杨健. 2019

[10]栖息环境和种间竞争对中华蜜蜂群体分布的影响. 余林生,韩胜明. 2003

[11]花尾榛鸡. 郭永佳. 1986

[12]2012年山东省二点委夜蛾发生情况调查初报. 赵楠,于毅,张安盛,门兴元,周仙红,庄乾营,王振营,石洁. 2014

[13]中国紫蛤的栖息环境及肥满度研究. 陈利雄,吴进锋,陈素文,张汉华. 2010

[14]陕西水生野生动物栖息环境质量状况及资源保护. 管薇. 2007

[15]大亚湾西部海域海地瓜的空间分布及其栖息环境分析. 李俊伟,饶义勇,廖秀丽,戴明,黄洪辉. 2022

[16]内蒙古野生华北驼绒藜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研究. 王普昶,赵丽丽,易津,张锦华. 2011

[17]野生的与人工饲养的亚洲玉米螟成虫在实验室条件下交尾行为的研究初报. 周大荣. 1990

[18]福州、三明野生蕉种群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陈源,赖钟雄,赵巧阳,余亚白. 2008

[19]黄花苜蓿野生种群遗传多样性的初步研究. 于林清,王照兰,萨仁,卢欣石,杨承琴. 2001

[20]中国新疆苜蓿野生种群秋眠性的研究. 于林清,王照兰,萨仁,卢欣石,康俊霞. 200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