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在广西兴安的迁入与侵染动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于晶

作者: 于晶;戴长庚;钟玉琪;侯茂林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白背飞虱;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带毒率;病毒传播与侵染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

ISSN: 0529-1542

年卷期: 2024 年 004 期

页码: 250-254,30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广西兴安地处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áth)迁入廊道要冲,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 SRBSDV)依赖白背飞虱携传。本研究采用探照灯诱集高空白背飞虱,同时采集田间白背飞虱和稻叶,采用dot-ELISA法检测白背飞虱及水稻的带毒状况,以明确SRBSDV的迁入与侵染动态。综合来看,2021年-2022年间兴安的带毒白背飞虱迁入始期为5月下旬,迁入白背飞虱的带毒率高峰为6月中下旬;田间白背飞虱7月上旬-7月下旬带毒率较高(10%~15%);水稻7月中旬-8月上旬带毒率较高(10%~14%)。水稻带毒率与田间白背飞虱带毒率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本文结果有助于桂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开展白背飞虱携传SRBSDV的监测预警。

分类号: S435.111.4

  • 相关文献

[1]江西省白背飞虱消长动态及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带毒率的测定. 杨迎青,兰波,孟凡,钟玲,张顺梁,李湘民. 2013

[2]感染和未感染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白背飞虱成虫唾液腺转录组比较分析. 刘玉娣,王香萍,侯茂林. 2018

[3]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dot-ELISA检测试剂盒的应用性能验证. 王亚琴,姜军,黄德青,周雪平,洪健,吴建祥. 2018

[4]检测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胶体金免疫试纸条的建立. 吴建祥,饶黎霞,陈浙,傅帅,周雪平. 2017

[5]白背飞虱群体接毒条件的优化及抗病毒药剂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防效. 杨迎青,兰波,徐沛东,钟玲,李湘民. 2014

[6]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介体昆虫白背飞虱的传毒特性. 潘峰,周倩,李冠华,刘双清,黄志农,李有志. 2011

[7]白背飞虱体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定量检测体系的建立. 周倩,王锡锋,李有志. 2016

[8]上海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早期预警及防控建议. 常晓丽,杜兴彬,陈海霞,武向文,陆爽,王冬生,袁永达,张天澍. 2014

[9]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抗病遗传资源与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陈建松,周炼,张师睿,杨武,秦碧霞,赵均良. 2023

[10]江苏省水稻矮缩病的病原鉴定. 高瑞珍,程兆榜,杨荣明,朱凤,季英华,任春梅,吴丽莉,周益军,范永坚. 2012

[11]饲食感染SRBSDV的水稻病株对传毒介体白背飞虱相关能源物质含量的影响. 张洁,秦小娃,郑雪,董家红,张仲凯. 2013

[12]不同提取方法对检测单头白背飞虱携带SRBSDV灵敏度的影响. 崔丽贤,李战彪,谢慧婷,秦碧霞,蔡健和. 2019

[13]白背飞虱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传毒效率的影响. 吴碧球,秦碧霞,李战彪,李成,孙祖雄,谢慧婷,黄凤宽,蔡健和. 2016

[14]沿黄稻区介体灰飞虱有效接种虫量与水稻病毒病发生关系研究. 冯超红,刘文文,杨琳琳,王光华,任应党. 2020

[15]葫芦科作物重要种传病毒研究进展. 张宇,张松柏,刘勇,张德咏. 2017

[16]北方水稻和小麦种植区麦田灰飞虱种群发生动态及其带毒率研究. 王孟伦,朱金生,韩兰芝,陈法军. 2013

[17]2009年湖南省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暴发原因初步分析. 彭兆普,刘勇,张德咏,成飞雪,罗源华,马明勇. 2010

[18]最近发现的两个锦紫苏类病毒新种(CbVd-5;CbVd-6). 李峰,李黎,苏前富,郭瑞,李世访. 2009

[19]江苏和云南地区水稻条纹叶枯病流行差异分析. 陈思宏,程兆榜,马学文,周益军,范永坚. 2013

[20]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在葫芦上的种传规律及热处理效果评价. 宋顺华,吴萍,宫国义,孟淑春,耿丽华.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