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补种方法对宿根蔗的效果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吴建明

作者: 吴建明;陈荣发;丘立杭;范业赓;李燕娇;邓宇驰;闫海峰;周慧文;周忠凤;李傲梅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宿根蔗;补种;育苗;催芽;脱毒组培苗

期刊名称: 甘蔗糖业

ISSN: 1005-9695

年卷期: 2022 年 51 卷 004 期

页码: 7-12

摘要: 为明确不同补种方法对宿根蔗的效果,本试验于2017~2020年在3个不同地方开展,以桂糖42号、桂糖58号和桂柳05-136为试验材料,设置单芽育苗、催芽、脱毒组培苗原苗3种不同方法补种宿根蔗试验.结果表明:①不同补种方法对甘蔗的株高和茎径均没有影响;②单芽育苗补种第1年宿根后3年宿根甘蔗的有效茎数和产量分别比对照高4155条/hm2和7965.30 kg/hm2、14370条/hm2和13554.6 kg/hm2、15240条/hm2和18252.45 kg/hm2,单芽育苗补种第2年宿根甘蔗的有效茎数和产量分别比对照高8040条/hm2和13286.55 kg/hm2;③催芽补种宿根当年甘蔗有效茎数和产量分别高于对照480条/hm2和3238.2 kg/hm2,差异不显著;④脱毒组培苗原苗补种处理的当年宿根甘蔗有效茎数和产量分别高于对照1590条/hm2和10060.05 kg/hm2.本试验结合前人研究结果可说明,不同补种方法有其优势也有其劣势,补种要根据宿根年限、品种特性、水源条件、土壤条件、人工成本、经济效益等因素选择最适宜的补种方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甘蔗宿根年限短的问题.

分类号: S566.1

  • 相关文献

[1]不同催芽和育苗方式对芦笋幼苗的影响. 李玉环,李哲,郑毅. 2020

[2]矮种椰子育苗方法研究. 刘蕊,张军,范海阔. 2014

[3]甜玉米浙凤甜2号早春催芽育苗技术研究. 姚坚强,朱金庆,张莲英,任永源,赖大富. 2007

[4]洪涝灾后争收成-谈谈补种红署的立体套种. 杨新笋. 2007

[5]甜菜单粒直播栽培技术(下). 高华援,田春生. 1999

[6]营养元素的使用对马铃薯脱毒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杨琼芬,卢丽丽,包丽仙,白建明,李先平,潘哲超,赵盈兰,隋启君. 2012

[7]马铃薯组培快繁数量计算及影响因子分析. 高彦萍,杨谋,张武,张丽娟,柳永强,齐恩芳,李掌. 2012

[8]甘蔗茎尖脱毒组培苗保绿实验的研究. 王保社,王俊刚,张树珍,杨本鹏,蔡文伟,王文治,杨志才. 2010

[9]果蔗Badila脱毒组培苗的光合特性. 李杨瑞,叶燕萍,江文. 2009

[10]果蔗拔地拉脱毒组培苗密度试验. 刘许辉,孙玉勇,李家文,钟坤,何雪丹,蒋明健,蒋雄英,赵晓美. 2017

[11]早熟脱毒马铃薯在新疆两季栽培试验. 徐建辉,孙良斌,周俊,朱锦泉,冯怀章,铁木尔. 2003

[12]马铃薯催芽条件筛选. 朱李丽,桑石磊,黄永会. 2014

[13]不同处理条件对丝瓜种子发芽的影响. 陈勤平,陈国泽,吴春玲,吴昌湛,韦汉文,韦彩会. 2011

[14]7种野生花卉种子萌发试验初报. 杨俊梅,张翼飞,李岩. 2012

[15]影响美国红枫种子发芽因子的研究与分析. 李玉娟,张健,李敏,谈峰,王莹,丛小丽,翟炉芳. 2012

[16]湟中县青薯2号马铃薯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马得花,纳添仓. 2007

[17]不同温度条件对丝瓜种子催芽的影响. 冯英娜,颜志明,王媛花,苏小俊,王全智,孙颖. 2017

[18]马铃薯催芽的几种方法. 申海峰. 2008

[19]葡萄枝蔓"瞎眼"咋办. 王发明. 2004

[20]青绿苔草种子精选与催芽技术研究. 杨学军,温海峰,滕文军.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