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密度和灌溉、施氮模式对冬小麦土壤水分状况、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晓森
作者: 王晓森;吕谋超;王森;蔡九茂;李迎;秦京涛;范习超;王和洲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密度;灌水;追氮;冬小麦;产量;品质
期刊名称: 灌溉排水学报
ISSN: 1672-3317
年卷期: 2021 年 009 期
页码: 48-5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探索农业节水、减肥背景下豫北地区冬小麦高产高效种植模式。【方法】采用测坑试验设置了密度、灌溉和追氮3因素,其中密度因素设置2个水平(D1:500万株/hm2基本苗;D2:300万株/hm2基本苗),灌溉因素设置3个水平(W1:返青和灌浆初期灌水;W2:返青、拔节和灌浆初期灌水;W3:返青、拔节、抽穗和灌浆初期灌水;各生育期灌水定额均相同),追氮因素设置2个水平(N1:氮肥返青期一次性追施;N2:氮肥在返青期和抽穗期分2次追施)对冬小麦土壤水分状况、叶片生理指标、产量和品质进行研究。【结果】小麦春季灌返青水、拔节水和灌浆水处理(W2)可在1 m深度土层内形成由浅至深逐渐增加的土壤水分梯度,即能形成适宜冬小麦生长的土壤水分环境又提高了不同土层土壤水的利用。灌水生育期越多冬小麦灌浆期旗叶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越高,但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则随灌水生育期的增多而降低;D2处理Pn高于D1处理Pn;N2处理Pn高于N1处理Pn。种植密度地增加能极显著的提高单位面积小麦穗数(P<0.01),但导致穗粒数和千粒质量极显著下降;灌溉因素对穗粒数、千粒质量、产量和灌溉水利用效率(IWUE)的影响均达显著水平(P<0.05),其中千粒质量随灌水生育期的增加而增加,IWUE随灌水生育期的增加而降低,而穗粒数和产量的最大值均出现在W2处理,其次才是W3处理和W1处理;在氮肥追施总量相同的情况下,N2处理的千粒质量和产量均值比N1处理均值有显著增加。此外,小麦籽粒中的氨基酸和蛋白质随灌水生育期的增加而减少;N1处理氨基酸和蛋白质均值比N2处理的稍高。通过回归分析发现,氨基酸和蛋白质量随产量的增加而线性下降。【结论】豫北地区大穗型冬小麦节水减肥推荐种植模式为:种植密度为300万株/hm2基本苗,足墒播种条件下春季灌返青水、拔节水和灌浆水,每次灌水定额为75 mm;基施复合肥养分量N、P2O5和K2O均为90 kg/hm2,返青期和抽穗期各追氮肥1次,每次施纯氮60 kg/hm2。
分类号: S512.11
- 相关文献
[1]陇南雨养旱区播期与密度对冬小麦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张耀辉,宋建荣,岳维云,周喜旺,何春雨. 2011
[2]播期和密度对冬小麦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雷钧杰,赵奇,陈兴武,赛力汗,吴锦秀. 2007
[3]“宁冬11号”小麦晚播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初探. 李彩虹,袁汉民,陈东升,王小亮,亢玲,张维军,白冰. 2010
[4]灌水量及其分配方式对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张建军,唐小明,党翼. 2008
[5]不同灌水条件下施硫对冬小麦碳、氮、硫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张辉,朱云集,田文仲,谢迎新. 2011
[6]灌水时间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党建友,裴雪霞,王姣爱,张晶,曹勇,张定一. 2012
[7]播前灌水深度对冬小麦生物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安永芳,关军锋,及华,孙玉龙,李广敏. 2005
[8]拔节期灌水对冬小麦根重与产量的影响. 安永芳,关军锋,及华,孙玉龙,李广敏. 2005
[9]水氮处理对冬小麦生长、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栗丽,洪坚平,王宏庭,谢英荷,张璐. 2013
[10]不同灌水处理对不同抗旱型小麦品种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杨程,张德奇,时艳华,李向东,张素瑜,邵运辉,方保停,岳俊芹. 2019
[11]不同施肥灌水处理对不同小麦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赵广才,常旭虹,陈新民,刘利华,杨玉双,李振华,周双月. 2007
[12]灌水时期对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藏金萍,李姗姗,常旭虹,赵广才. 2012
[13]灌水和生长调节剂对有色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杨桂霞,赵广才,许轲,常旭虹,杨玉双,马少康,丰明,徐凤娇. 2010
[14]灌水及施肥对沙葱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张莹莹,马利利,李正鹏,刘万杰,蒋福祯. 2021
[15]灌水量和时期对小麦影响的研究综述. 张向前,曹承富,乔玉强,杜世州,赵竹. 2015
[16]甘肃黄土旱塬区冬小麦地膜栽培不同密度对其品质的影响. 王立明. 2003
[17]遮阴和种植密度对冬小麦灌浆特性及籽粒品质的影响. 张永强,方辉,陈传信,陈兴武,赛力汗·赛,薛丽华,雷钧杰. 2019
[18]群体密度和追氮方法对不同熟相冬小麦产量效应的差异及对化肥氮去向的影响. 潘家荣,邹国元,魏丽,王保忠. 2003
[19]不同播期、密度对冬小麦冠层结构特征及产量的影响. 霍成斌,李岩华,孙美荣,张俊灵,张东旭. 2011
[20]全膜免耕栽培技术对冬小麦产量效应的研究. 何春雨,周祥椿,张礼军,杜久元,周洁,鲁清林,白斌,周刚.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亚夫科技服务体系为例
作者:王森;周至辅;魏国平;刘岩;顾霏雨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业科研院所;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经验模式;亚夫工作站
-
小麦滴灌技术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作者:范艺璇;王晓森;秦京涛;吕谋超
关键词:滴灌;土壤水分分布;耗水量;水分利用效率;产量
-
山东省苹果园土壤酸度与果实营养元素相关性分析
作者:王森;何平;王孝友;王海波;常源升;郑文燕;李林光;何晓文
关键词:山东;土壤酸化;苹果;营养元素
-
新形势下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
作者:王森;沈昆仑;罗奕秋;颜伟;张瑜;杨娟;王永霞;袁朗
关键词: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共享服务;管理机制;江苏省
-
水分及秸秆覆盖对夏玉米土壤呼吸及碳平衡的影响
作者:张笑培;常晓;杨慎骄;王和洲;周新国
关键词:秸秆覆盖;土壤水分;夏玉米;土壤呼吸;碳平衡
-
新形势下青年科技骨干人才培养路径探析——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为例
作者:王森;杨娟;张瑜;王永霞
关键词:农业科研院所;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路径;人才队伍建设;农业科技人才
-
鲁丽苹果叶片高效不定芽再生体系的优化
作者:王娜娜;王海波;何平;常源升;王森;郑文燕;王琛;李林光;何晓文
关键词:鲁丽;苹果;不定芽;叶片极性;伤口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