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农作物秸秆养分资源现状及其肥料替代潜力分析-以安徽省为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程文龙

作者: 程文龙;韩上;李敏;王慧;卜容燕;曹哲伟;唐杉;武际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秸秆产量;秸秆养分资源量;当季养分利用率;化肥;安徽省

期刊名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ISSN: 1671-3990

年卷期: 2020 年 28 卷 011 期

页码: 1789-179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安徽省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充分利用秸秆养分资源对于农田养分投入的合理分配具有重要意义.评估全省主要农作物秸秆还田当季有效养分替代化肥潜力,可为安徽省减肥增效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安徽种植面积较大的主要农作物水稻、小麦、玉米、大豆、花生和油菜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安徽省统计数据和公开发表的文献资料,对2017年安徽省主要农作物秸秆数量、秸秆还田率以及还田当季养分利用率进行估算,明晰了全省化肥减施潜力.结果表明:2017年安徽省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量为4699.9万t,秸秆资源分布上呈北部和中部较多、南部最少的特征.秸秆养分资源总量为124.8万t,N、P2O5和K2O分别为38.1万t、11.4万t和75.3万t,分别占全省主要农作物养分需求的40.1%、32.1%和68.9%.理论上,秸秆全量还田,且养分充分利用的情况下,秸秆养分替代化肥潜力大.但秸秆养分N、P2O5和K2O当季利用率分别为38.9%、52.3%和69.9%,实际秸秆N、P2O5和K2O养分还田量仅占主要农作物养分需求的15.6%、16.8%和48.2%,分别占农田养分总投入量的8.6%、6.4%和41.4%.通过秸秆还田,全省可减施化肥63.3万t,减施比例为19.8%,N、P2O5和K2O减施比例分别为11.4%、17.2%、40.7%.进一步提高秸秆还田率和当季养分释放率,是推进全省化肥减施增效的有利手段.

分类号: S141

  • 相关文献

[1]中国秸秆养分资源数量及替代化肥潜力. 宋大利,侯胜鹏,王秀斌,梁国庆,周卫. 2018

[2]安徽省作物养分供需分析及化肥减施潜力研究. 耿维,袁嫚嫚,邬刚,王家宝,孙义祥. 2020

[3]安徽省农作物施肥与化肥用量调查研究. 钱晓华,胡荣根,余欢欢,单梦超,孙义祥,王道中,武际. 2014

[4]盐碱地对甜高粱秸秆产量与含糖锤度的影响. 再吐尼古丽·库尔班,吐尔逊·吐尔洪,阿扎提·阿布都古力. 2012

[5]中国农作物秸秆产量及综合利用现状分析. 张晓庆,王梓凡,参木友,白海花,塔娜. 2021

[6]4个甜高粱品种在闽南地区试种试验. 姚运法,曾日秋,黄惠明,练冬梅,洪建基. 2015

[7]密度对玉米籽粒及秸杆产量的影响. 马兴林,林治安. 1998

[8]4个甜高梁品种在闽南地区试种试验. 姚运法,曾日秋,黄惠明,练冬梅,洪建基. 2015

[9]基于GIS和作物模型对气候变化影响下的玉米秸秆产量区域模拟研究. 马占云,熊伟,林而达. 2009

[10]水洗生物炭配施化肥对水稻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王耀锋,刘玉学,吕豪豪,杨生茂. 2015

[11]辽宁省主要粮食作物秸秆还田对化肥替代潜力分析. 宫亮,金丹丹,何志刚,王娜,邹晓锦,张鑫,隋世江,牛世伟,解占军. 2023

[12]有机-无机肥配施在枇杷上的效应初报. 王飞,李清华,李昱. 2003

[13]化肥施用对土壤肥力的影响及改善措施. 赵晓燕. 2011

[14]不同施肥组合的土壤培肥效果研究. 许学前,吴敬民. 2000

[15]吉林省化肥施用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马兴亚,张喜双,孙强. 2009

[16]内蒙古地区化肥施用与肥分利用现状. 戴庆林,郑海春,王芬棠,朴明姬,索全义. 2000

[17]化肥施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马兴亚,张喜双,孙强. 2010

[18]化肥的发展与科学应用. 尹飞虎. 2001

[19]如何解决大豆重迎茬问题. 张群,丛文春,赵虹. 2004

[20]不同施肥处理对作物产量及土体NO_3~- N累积的长期定位试验. 孙克刚,李锦辉,姚健,王英,吕爱英. 199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