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恶苗病病菌鉴定及其对化学药剂的敏感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广胜

作者: 李广胜;李月娇;孙淑琴;李岩;朱祥茂;杨秀荣;冯学良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恶苗病;藤仓镰刀菌(Fusarium fujikuro);抗药性;抗性倍数;聚类分析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年卷期: 2023 年 024 期

页码: 114-12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进一步明确天津地区水稻恶苗病发病特点及引发该种病害的病原菌,同时摸清水稻恶苗病病原菌对目前生产上常用化学药剂的抗药性,以对天津地区水稻恶苗病的发生特点及化学药剂防治提出解决方案和优化措施。通过采集天津市不同地区不同栽培管理条件下水稻发病植株,依据发病植株的田间症状表现,并通过病原菌分离观察菌株形态特征和构建系统发育树等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明确该病是由藤仓镰刀菌(Fusarium fujikuro)引起的水稻恶苗病;通过对苯醚甲环唑、丙硫菌唑、多菌灵、福美双、咯菌腈、咪鲜胺、氰烯菌酯、肟菌酯、戊唑醇等9种常用化学杀菌剂的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该病原菌对生产上使用频率最高的氰烯菌酯、咯菌腈和咪鲜胺3种药剂均产生了严重的抗药性,其抗性倍数分别为730.16、107.27、326.73,而且8个不同来源菌株的抗药性地域差异较大,根据其EC50可分成3、2、3、3、3、2、3、3、2个聚类组。结果表明,藤仓镰刀菌是天津地区水稻恶苗病的主要侵染病原菌,由于抗药性较严重近1~2年内应当停止使用氰烯菌酯、咪鲜胺、咯菌腈等3种杀菌剂,其他类型杀菌剂也应交替、轮换使用,避免连续、单一用药,以降低水稻恶苗病给水稻生产造成的损失。

分类号: S435.111.44

  • 相关文献

[1]几类杀虫剂对灰飞虱的相对毒力及田间种群的抗药性现状. 王利华,方继朝,刘宝生. 2008

[2]水稻恶苗病菌对咪鲜胺的抗性初探. 赵渊,高松,刘连盟,黎起秦,黄世文. 2019

[3]几种杀虫剂对抗性小菜蛾的毒力分析及田间防治效果评价. 高德良,刘钰,王龙龙,徐娜娜,庄治国,徐英,胡尊纪,庄占兴. 2018

[4]利用贴牌水培法快速鉴定稗草对二氯喹啉酸的抗药性水平. 唐涛,刘雪源,刘都才,柏连阳,马国兰,彭亚军. 2015

[5]棉铃虫对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抗性遗传力. 芮昌辉,谭晓伟,任龙. 2011

[6]江西省柑橘木虱对五种常规药剂的抗药性. 胡妍月,孙杨,邹志文,黄水金. 2022

[7]安徽省二化螟不同地理种群对主要杀虫剂的敏感性. 徐丽娜,周子燕,胡飞,胡本进. 2018

[8]高效氯氟氰菊酯亚致死浓度对番石榴实蝇代谢酶的影响. 沈登荣,何超,宋文菲,田学军,袁盛勇,张宏瑞. 2015

[9]毒死蜱对桔小实蝇体内代谢酶的影响. 沈登荣,宋文菲,田学军,袁盛勇,李珣. 2014

[10]不同育秧方式水稻恶苗病发生规律研究. 杨红福,汪智渊,吴汉章,朱春华. 2003

[11]防治水稻恶苗病专用药剂"恶苗净". 王德生. 2005

[12]2.5%适乐时悬浮种衣剂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治效果. 成燕清. 2006

[13]无机铝化合物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治作用. 杨红福,汪智渊,吉沐祥. 2006

[14]应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江苏水稻种子携带的水稻恶苗病菌. 袁咏天,戎振洋,叶文武,张红生,庄义庆,郑小波. 2018

[15]水稻恶苗病产量损失率测定. 朱桂梅,潘以楼,杨敬辉. 2001

[16]水稻恶苗病的消长规律. 朱桂梅,潘以楼,杨敬辉. 2002

[17]35%噻·咪种衣剂对水稻苗期病虫害的防效及安全性评价(英文). 姚善良,李红阳,周加春,张俊喜,顾慧玲,孙星星. 2015

[18]硫酸铝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治. 汪智渊,杨红福. 2006

[19]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快速诊断由Fusarium andiyazi引起的水稻恶苗病. 戎振洋,袁咏天,曾丹丹,叶文武,杨红福,郑小波. 2018

[20]氰烯菌酯(JS399-19)防治水稻恶苗病的研究. 刁亚梅,朱桂梅,潘以楼,倪珏萍,施娟娟.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