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检测黄瓜细菌性角斑病菌的间接ELISA法优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孙艳秋
作者: 孙艳秋;赵奎华;刘长远;曹远银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菌;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抗体;抗原浓度;封闭液
期刊名称: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0-1700
年卷期: 2014 年 45 卷 02 期
页码: 213-21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黄瓜细菌性角斑病菌作为包被抗原,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建立较优黄瓜细菌性角斑病菌间接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检测方法。通过对抗原包被浓度和抗体稀释浓度、封闭液和封闭时间、抗体温育时间等的优化,确定ELISA法最低检测限。结果表明:抗原的较优包被浓度为106cfu·mL-1,抗体的较优工作浓度为1∶4000,以5%胎牛血清作为封闭液,在37℃下封闭1.5h,加入抗体温育1.5h是间接ELISA法的较优反应条件,方法的检测限为105cfu·mL-1。对田间采集的病叶进行检测表明,该方法可准确检测出黄瓜细菌性角斑病菌,可用于田间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快速诊断。
分类号: S436.421.1
- 相关文献
[1]黄瓜细菌性白枯病菌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孙艳秋,赵奎华,刘长远,曹远银. 2012
[2]IBD疫苗抗原量对鸡体液免疫应答的影响. 黄兵,王莉莉,张秀美,陈溥言. 2000
[3]抗JSRV-CA单抗的免疫学鉴定. 罗军荣,周艳喜,幺宏强,周建华,马学恩. 2009
[4]封闭液对ELISA检测蓖麻毒素的影响. 牛春华,刘文森,高宏伟,邢丽杰. 2008
[5]ELISA检测方法中最佳封闭液和样品稀释液的筛选研究(英文). 杜改梅,刘茂军,甘源,韦艳娜,武昱孜,邵国青. 2013
[6]抗JSRV-CA单克隆抗体的亚型鉴定及纯化. 罗军荣,武志红,高华,周建华,马学恩. 2009
[7]三重PCR检测黄瓜靶斑病菌、炭疽病菌和细菌性角斑病菌. 高士刚,曾蓉,徐丽慧,罗金燕,陈磊,戴富明. 2016
[8]黄瓜细菌性角斑病菌交叉引物恒温扩增检测技术. 霍亚云,张永江,李为民,朱罗罗,胡林,尤其敏,赵文军. 2017
[9]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分子检测. 王平,樊金娟,刘长远,赵奎华,梁春浩. 2012
[10]春雷霉素与叶枯唑对黄瓜细菌性角斑病菌的联合毒力. 姜珊珊,辛志梅,吴斌,张眉,王升吉,辛相启. 2016
[11]黄瓜细菌性白枯病菌特异性抗体制备及其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孙艳秋,赵奎华,刘长远,曾远银. 2011
[12]石房蛤毒素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的研究. 刘帅帅,朱兰兰,周德庆. 2011
[13]草鱼血清IgM蛋白的纯化及抗血清的制备. 丁炜东,曹丽萍,曹哲明. 2010
[14]ELISA在苏云金杆菌杀虫蛋白毒素检测中的应用及新进展. 吴瑞华,李国勋,冯书亮,王容燕,王金耀,曹伟平,杜立新,陈丹. 2007
[15]牛叠朊编码基因缺失突变体的构建及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杨生海,殷宏,刘永生,马艳平,丁耀忠,孙彩琴,丁小丽,张杰. 2011
[16]贵州省猪戊型肝炎的血清学调查. 任荣清,张登祥,文正常,潘淑惠,代如信. 2009
[17]蛋鸡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免疫程序的优化. 任荣清,汪德生,黄波,余波,李干洲. 2015
[18]猪口蹄疫○型合成肽疫苗诱导的免疫抗体的监测. 李儒曙,伍时达,冷和平,赵庆文,游淼. 2012
[19]莱克多巴胺人工免疫原合成及抗体特性. 张海棠,王自良,王艳荣,邓瑞广. 2008
[20]膜分离法纯化浓缩猪伪狂犬病疫苗毒的效果. 武桂梅,王振辉,张秀峰,张恒军,刘军,吕礼良.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投喂水平和投喂频率对多纹钱鲽鱼幼鱼生长、血清生化指标、肝脏和肠道组织消化酶的影响
作者:刘鉴毅;杨俊;李琪;孙艳秋;刘佳伦;邹雄;方可菲;庄平;冯广朋;赵峰;黄晓荣
关键词:多纹钱鲽鱼;投喂策略;血清生化指标;消化酶
-
葡萄霜霉病流行传播模型和扩散规律研究
作者:于舒怡;李柏宏;刘丽;王辉;关天舒;刘长远
关键词:葡萄霜霉病;空间动态;模拟模型;传播梯度
-
辽宁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诊断及防治对策
作者:刘丽;李柏宏;于舒怡;王辉;关天舒;刘长远;翟文举
关键词: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发病特点;特异性检测;防治对策
-
牡育等系列大豆系谱关系分析
作者:李文;王磊;王燕平;宗春美;齐玉鑫;孙晓环;刘长远;胡海波
关键词:牡育等系列大豆品种;亲本系谱;关系分析
-
半矮杆耐密型大豆品种东生89高产栽培技术分析
作者:史春玲;李文;孙国宏;刘长远;宗春美
关键词:大豆;东生89;高产;栽培技术
-
播期、密度及施肥量对牡豆15主要农艺性状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作者:刘长远;王磊;齐玉鑫;孙晓环;孙国宏;白艳凤;李文;王燕平
关键词:大豆;牡豆15;播期;种植密度;施肥量;农艺性状
-
两种饵料条件下点篮子鱼幼鱼酶活力及其消化道菌群比较
作者:孙艳秋;李琪;刘鉴毅;庄平;杨俊;彭彪彪;秦搏;赵峰;冯广朋;黄晓荣
关键词:人工饲料;浒苔;消化道菌群;消化酶活性;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点篮子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