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玉米铜的吸收与器官间的分配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崔彦宏

作者: 崔彦宏;张桂银;郭景伦;李伯航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夏玉米;铜;吸收;积累;分配

期刊名称: 华北农学报

ISSN: 1000-7091

年卷期: 2003 年 18 卷 01 期

页码: 41-4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两种不同株型夏玉米品种为材料,就不同生育时期玉米植株对铜的吸收、积累及其在不同器官之间的分配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玉米植株铜的含量在苗期较高,随生长发育的进程而逐渐降低;穗期吸收量最大,子粒灌浆期间对铜的吸收量也较多,两品种吸收铜的差异主要在花粒期,紧凑型品种在乳熟期吸收量较大,而平展型品种在子粒形成期吸收量较大。成熟期不同器官铜的积累量依次为叶片、子粒、茎秆(雌穗)、叶鞘(苞叶)、雄穗、穗柄、花丝。两品种间单株吸铜量差异不明显,单位面积吸收量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密度造成的。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超高产冬小麦对氮素的吸收、积累和分配. 党红凯,李瑞奇,李雁鸣,孙亚辉,张馨文,刘梦星. 2013

[2]油用向日葵磷素积累分配规律研究. 张君,张润生,段玉,妥德宝,赵沛义,李焕春,安昊,刘亚红. 2011

[3]菊芋氮、磷、钾吸收积累与分配特征研究. 钟启文,刘素英,王丽慧,王怡,李莉. 2009

[4]油用向日葵钾素吸收、分配和积累规律研究. 张君,张润生,段玉,妥德宝,赵沛义,李焕春,安昊. 2010

[5]超高产栽培条件下冬小麦对磷的吸收、积累和分配. 党红凯,李瑞奇,李雁鸣,张馨文,孙亚辉. 2012

[6]甜菜氮代谢的研究进展. 倪洪涛,孙元,黄雅曦. 2008

[7]马铃薯陇薯5号铜吸收与分配特性研究. 罗爱花,陆立银,谢奎忠. 2017

[8]龙眼果实中多糖积累与分配研究. 郑少泉,郑金贵,姜帆,高慧颖,陈秀妹. 2009

[9]陇中半干旱区滴灌条件下马铃薯淀粉积累期不同品种干物质的积累与分配规律. 柳永强,谢奎忠,陆立银,胡新元,罗爱花. 2016

[10]花生新品种福花4号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特性的初步研究. 蓝新隆,唐兆秀,徐日荣. 2011

[11]两系杂交稻泸光2S/130的干物质生产特性研究. 李永洪,李天炬,谢戎,何光华,杨正林. 2001

[12]藜麦不同生育期营养物质积累与分配规律. 魏玉明,杨发荣,刘文瑜,黄杰,金茜. 2018

[13]叶面施氮对不同类型大豆品种氮素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李灿东,郭泰,王志新,郑伟,张振宇,赵海红,郭美玲,邱强. 2021

[14]不同施肥处理对橡胶草生物量积累与分配变化及相关性分析. 高玉尧,刘洋,许文天,刘实忠. 2018

[15]半干旱条件下糜子氮磷积累、分配及利用效率的差异. 张磊,杨天育,刘天鹏,何继红,董孔军,任瑞玉. 2020

[16]南疆高产栽培技术模式下陆地棉干物质生产规律的研究. 郑德明,王自强,闵友信,董合林. 2000

[17]日光温室不同矮蔓型西葫芦的干物质生产与分配研究. 雷逢进,温祥珍,李亚灵,李艳,李晓琦,王晓民. 2009

[18]保护性耕作对复播油葵干物质动态变化的影响. 杨相昆,魏建军,张占琴,田海燕. 2012

[19]不同熟期玉米品种在不同生态区的干物质积累、转运与分配特征. 钱春荣,王荣焕,于洋,徐田军,宫秀杰,郝玉波,姜宇博,李梁,吕国依,杨忠良,赵久然. 2021

[20]施钙与覆膜栽培对缺钙红壤花生钙素积累、分配及利用率的影响. 王建国,张昊,李林,刘登望,万书波,王飞,卢山,郭峰.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