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子鼻和GC-IMS解析'阳光玫瑰'葡萄成熟过程香气特征差异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谢林君

作者: 谢林君;成果;张劲;张瑛;王海军;何洁;庞丽婷;周咏梅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阳光玫瑰;成熟过程;电子鼻;GC-IMS;香气特征

期刊名称: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ISSN: 1004-7360

年卷期: 2024 年 004 期

页码: 14-25

摘要: 采用电子鼻和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技术(GC-IMS)对花后9~19周的‘阳光玫瑰’果实进行挥发性成分和香气检测,并应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分析葡萄成熟过程中的香气差异。结果表明,‘阳光玫瑰’葡萄果实的挥发性成分主要在W5S、W1S、W1W、W2S与W2W传感器反应灵敏,其中花后18、19周与其它采样期差异较大,主要体现在W2S与W1S传感器。GC-IMS共检测并定性了45种挥发性成分。在葡萄果实成熟过程中,醛类呈波动降低,萜烯类在成熟时含量增加。成熟期与其他采样期挥发性成分存在差异,17~18周的特征物质为己醇、(E)-2-辛烯醛、苯甲醛、α-水芹烯、2-戊基呋喃、丁酸异丁酯,19周还具有特征香气物质里哪醇等。在‘阳光玫瑰’葡萄成熟期,挥发性成分相对含量有较大的变化,采用电子鼻和GC-IMS可区分成熟期与其他采样期,在成熟期19周葡萄果实特征香气完全体现,且更浓郁。适当延迟采收更利于‘阳光玫瑰’葡萄呈现品种的典型香气特征。

分类号: S663.1

  • 相关文献

[1]我国市售虾酱产品品质分析与评价. 田龙,赵玲,孙慧慧,胡梦月,赵玉巧,曹荣. 2024

[2]不同1-MCP处理方式对南红梨采后质地与风味品质的影响. 包特,张鹏,贾晓昱,吴迪,李江阔,魏宝东. 2024

[3]利用GC-IMS分析两个槟榔种质雌花挥发性风味物质差异. 刘帆,阚金涛,张玉锋,齐兰,周焕起,黄丽云. 2024

[4]3种乌骨鸡肌肉中挥发性有机物差异分析. 屠云洁,栾德琴,单艳菊,巨晓军,刘一帆,姬改革,章明,邹剑敏,束婧婷. 2023

[5]水稻成熟过程中高光谱与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的变化规律研究. 唐延林,王纪华,黄敬峰,王人潮,何秋霞. 2003

[6]基于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洋槐蜜成熟过程中主要成分变化研究. 吴美佳,佘僧,黎洪霞,尹欣,周金慧,陈兰珍. 2021

[7]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研究枇杷蜂蜜成熟过程中低聚糖含量变化规律. 王玉涵,王欣然,吉挺,陆超丽,吴殿军,师丰丰,周金慧. 2022

[8]小麦灌浆成熟过程中蛋白质及其组成变化初报. 陈如梅,马俊虎,杜永芹,秦国卫. 1992

[9]桑椹成熟过程中酚类物质、总黄酮及花色苷含量的动态变化. 王振江,罗国庆,唐翠明,吴福泉,吴剑安,肖更生,廖森泰. 2011

[10]会东烟区主栽品种成熟过程与施肥水平关系的研究. 王威,钱宇,刘国,长琼芬,唐经祥,任四海,徐经年. 2013

[11]酿酒酵母JP2发酵枇杷汁的有机酸代谢及其产香特征分析. 李维新,魏巍,何志刚,林晓姿,任香芸. 2016

[12]QDA和GC-MS结合PLSR分析宁红茶中的风味物质. 岳翠男,秦丹丹,蔡海兰,李琛,王治会,李文金,杨普香,吴华玲. 2021

[13]六堡茶香气成分的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分析. 穆兵,朱荫,马士成,张悦,曹中环,于翠平,林智,吕海鹏. 2017

[14]祁门红茶的香气特征. 王华夫,竹尾忠一,中央研究所,伊奈和夫,李名君. 1993

[15]紫娟(熟茶)人工发酵过程中挥发性香气组分特征分析. 苏丹,黄刚骅,李亚莉,任洪涛,包云秀,周红杰. 2021

[16]沉香历代香谱考证和香气成分研究进展. 董文化,王昊,李薇,曾军,黄圣卓,王雅丽,云翠鸿,梅文莉,戴好富. 2024

[17]5类久安古树红茶的香气特征及差异分析. 杨春,郭燕,胡伊然,周顺珍,龚雪,郑文佳. 2016

[18]香橼精油的组成及香气活性成分的GC-MS-O分析. 牛丽影,郁萌,刘夫国,李大婧,刘春泉. 2013

[19]无釉陶缸协同橡木处理对葡萄酒陈酿品质的影响. 苏昊,薛洁,李维新,任香芸,林晓姿,梁璋成. 2023

[20]西湖龙井茶香气成分的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分析. 朱荫,杨停,施江,余方林,戴伟东,谭俊峰,郭丽,张悦,彭群华,吕海鹏,林智.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