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性耕作在西藏中部农区的应用前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国一

作者: 刘国一;尼玛扎西;金涛;宋国英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西藏;耕作制度

期刊名称: 西藏农业科技

ISSN: 1005-2925

年卷期: 2007 年 29 卷 04 期

页码: 1-4

摘要: 西藏现行耕作体制相对原始,部分农业较发达的农区采用大型拖拉机深翻、耙平后用播种机播种,在落后的地区仍依靠人畜力进行耕种。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加之西藏特殊的生态环境和贫瘠的土壤母质,西藏的耕作土壤在逐渐退化。2004年西藏引进保护性耕作方式,并试验证明保护性耕作在西藏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能节约耕种成本、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生态环境。

分类号: S345

  • 相关文献

[1]保护性耕作技术在黑龙江省的应用. 马春梅,马秀峰,唐远征,孙占峰,刘辉,于雷,杨悦乾,龚振平. 2011

[2]西藏耕作制度综述. 张亚生,金涛,关卫星. 2001

[3]江苏沿江稻区玉米—稻模式新型种植方式研究. 刘建. 2000

[4]水稻直播技术在盐城地区的推广应用与问题探讨. 赫明涛,王军,张明,吴承东. 2008

[5]我国南方耕作制度的发展和展望. 赵强基. 1990

[6]~(15)N标记研究“豌豆—稻—稻”各季和全年氮素利用率. 王德仁,陈苇,卢婉芳,金鸿,林志贵. 2000

[7]定量化分析支持下全国耕作制度区划方法预研究. 陆洲,奏向阳,李奇峰,刘丽红,淮贺举,臧辰龙. 2013

[8]山西旱地休闲期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Ⅱ.休闲期资源开发利用途径及效果. 籍增顺,张松令,张鸿杰,徐建兵,郑王义,崔欢虎. 1997

[9]四川丘陵区棉田几种粮棉两熟种植方式的比较. 沈秀英,胡尚钦,刘俊文,袁秋伟. 1988

[10]中国二熟耕作区耕作制度演变规律及对策研究. 胡志全,王利文,郭新宇. 2001

[11]小麦玉米大豆不同方式间套作效果分析. 何元农,黄建斌. 1989

[12]耕作方式对根土关系的影响及CT技术在其研究上的应用. 郑洪兵,罗洋,李瑞平,隋鹏祥,王浩,袁野,刘武仁,郑金玉. 2021

[13]河北省粮食作物耕作制度和经营方式的变革与发展. 王亚楠,徐俊杰,华利静,郄子强,薛合庸,闫增军. 2021

[14]不同耕作模式下麦田杂草发生规律. 冒宇翔,沈俊明,王晓琳,李贵. 2018

[15]耕作制度改革及其对农业技术发展的影响. 张世煌,徐志刚. 2009

[16]宁夏引黄灌区冬麦北移与种植业结构调整. 袁汉民,张富国,范金平,陈东升,王小亮,孙建昌,刘振军. 2001

[17]耕作制度对甘薯地土壤线虫群落结构的影响. 彭德良,曾昭海,武保悦,金凤柱,胡跃高. 2008

[18]贵州主要耕作制度对胜红蓟发生危害的影响. 叶照春,冉海燕,陈仕红,兰献敏. 2023

[19]农业生产对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周根娣,盛沛麟,何七勇. 1993

[20]稻田水旱两熟及新三熟小麦轮、连作效应分析——“成都平原稻田水旱两熟及新三熟定位试验”第一报. 曾祖俊,庞良玉. 199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