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病毒病发生关键因素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赵付枚

作者: 赵付枚;王爽;田雨婷;乔奇;王永江;张德胜;张振臣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甘薯病毒病;种薯;烟粉虱;甘薯褪绿矮化病毒;预测预报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15 期

页码: 3232-324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明确甘薯种薯携带的病毒种类与苗期病毒病发生率和严重度之间的关系,以及甘薯田烟粉虱发生量和带毒率与种薯带毒率之间的关系,建立甘薯苗期病毒病预测预报方法和种薯质量早期预警技术,为甘薯无病毒种薯生产和病毒病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PCR和RT-PCR方法对随机采集的不同来源的甘薯种薯进行病毒检测,检测的病毒种类包括马铃薯Y病毒属(Potyvirus)的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weet potato feathery mottle virus,SPFMV)、甘薯病毒C(sweet potato virus C,SPVC)、甘薯病毒G(sweet potato virus G,SPVG)、甘薯潜隐病毒(sweet potato latent virus,SPLV)和甘薯病毒2(sweet potato virus 2,SPV2),毛形病毒属(Crinivirus)的甘薯褪绿矮化病毒(sweet potato chlorotic stunt virus,SPCSV)和黄瓜花叶病毒属(Cucumovirus)的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以及甘薯双生病毒(sweepoviruses)等我国甘薯上常见的8类主要病毒。然后对检测的种薯进行育苗,出苗后调查薯苗的发病情况,分析种薯携带的病毒种类与苗期病害严重度之间的关系。2018年和2019年分别在河南、宁夏和陕西等地设置试验点,种植背景相同的甘薯品种商薯19原原种苗和脱毒试管苗,在甘薯生长期,采用黄板诱虫法调查各试验点烟粉虱发生量并采集烟粉虱活体,检测烟粉虱SPCSV带毒率。种薯收获后,随机取样对种薯SPCSV带毒率进行检测,分析甘薯田烟粉虱发生量和带毒率对种薯带毒的影响。【结果】在检测的665块甘薯种薯中,有463块种薯携带病毒,育苗后有333块种薯的薯苗表现出叶片黄化、明脉、皱缩和植株矮化等病毒病症状。当种薯携带一种或多种马铃薯Y病毒属病毒时,薯苗病毒病症状主要为0—1级(其中,0级占60.6%;1级占31.8%);当种薯携带甘薯双生病毒或甘薯双生病毒与马铃薯Y病毒属病毒的组合时,薯苗病毒病症状主要为0—1级(其中,0级占55.3%;1级占32.9%);当种薯携带SPCSV时,苗期病毒病症状显著加重,特别是当种薯同时携带SPCSV与马铃薯Y病毒属病毒时,薯苗显症率为100.0%,症状主要为3—9级(其中,3级和5级占49.0%、7级和9级占51.0%)。连续2年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甘薯田烟粉虱发生量和带毒率与种薯带毒率密切相关,回归方程为Y=9.628X1+0.008X2+6.537,R2=0.914,其中,Y为种薯SPCSV的带毒率,X1为烟粉虱带毒率,X2为烟粉虱发生量。【结论】种薯携带SPCSV是苗期病毒病严重发生的关键因素,当种薯同时携带SPCSV与马铃薯Y病毒属病毒时,薯苗病毒病显症率和严重度显著增加。甘薯田烟粉虱发生量和SPCSV带毒率与种薯带毒率密切相关,烟粉虱是影响种薯携带SPCSV的关键因素。

分类号: S435.31

  • 相关文献

[1]烟粉虱中甘薯褪绿矮化病毒(SPCSV)的快速检测技术. 张盼,宋国华,乔奇,秦艳红,张德胜,田雨婷,郑文明,张振臣. 2012

[2]蔬菜粉虱的系统调查与监测技术. 任顺祥,刘同先,杜予州,彭正强,邱宝利,戈峰. 2014

[3]甘薯褪绿矮化病毒RNase3蛋白的原核表达及抗血清制备. 秦艳红,乔奇,王爽,张德胜,王永江,田雨婷,张振臣. 2018

[4]我国甘薯病毒病研究进展. 马居奎,张成玲,杨冬静,谢逸萍,孙厚俊. 2020

[5]福建甘薯病毒病病原鉴定及主要病毒多样性. 李华伟,刘中华,张鸿,李国良,林赵淼,邱思鑫. 2019

[6]我国甘薯脱毒种薯种苗繁育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张振臣. 2020

[7]脱毒甘薯速繁应用技术规程. 杨崇良,尚佑芬,赵玖华. 1996

[8]优良甘薯新品种(系)介绍. 王庆美. 2000

[9]甘薯褪绿矮化病毒外壳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秦艳红,乔奇,张德胜,田雨婷,王爽,王永江,张振臣. 2013

[10]“红姑娘”甘薯脱毒种苗繁殖与病毒虫害防控效果研究. 何虎翼,何新民,凌钊,谭冠宁. 2015

[11]甘薯病毒病研究进展. 张振臣,马淮琴,张桂兰. 2000

[12]甘薯羽状斑驳病毒和褪绿矮化病毒双重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许泳清,李华伟,邱思鑫,刘中华,邱永祥,罗文彬,纪荣昌,汤浩,余华. 2014

[13]山东甘薯主要病毒的鉴定及多样性分析. 姜珊珊,谢礼,吴斌,辛相启,陈剑平,赵玖华. 2017

[14]甘薯病毒病害(SPVD)的多重RT-PCR检测方法及其应用. 张盼,兰新芝,乔奇,张德胜,秦艳红,田雨婷,王爽,张振臣. 2013

[15]甘薯羽状斑驳病毒和甘薯褪绿矮化病毒复合侵染甘薯引起的细胞病理学研究. 谢礼,吕明芳,王芳,季志仙,吴列洪,严成其,陈剑平. 2013

[16]烟粉虱对甘薯种薯带毒率及病毒病发生的影响. 王爽,赵付枚,田雨婷,乔奇,张德胜,王永江,张振臣. 2024

[17]青海省马铃薯种薯标准化生产技术. 申海峰,纳添仓. 2008

[18]SRAP分子标记对10个马铃薯品种种薯的亲缘关系分析. 施文娟,黄团,刘子瑜,李丽,冯浪,黄先群. 2011

[19]提高威宁县马铃薯脱毒种薯质量的关键技术. 邓宽平,邓禄军,丁海兵. 2010

[20]脱毒马铃薯种薯育芽繁殖研究. 邓宽平,邓禄军,孙伟.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