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农业科研院所科技人才激励机制探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彭义杰
作者: 彭义杰;杨媛;刘凤芹;殷艺琼;胡广隆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农业科研院所;科技人才;激励机制;人才培养
期刊名称: 农业科技管理
ISSN: 1001-8611
年卷期: 2015 年 04 期
页码: 79-82
摘要: 社会的进步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推进促使农业科研院所开始思考新的发展之道以提高竞争力。农业科研院所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是农业科技人才,只有服务好人才,利用好人才,农业科研院所才能在改革的浪潮中手握利器,锐意进取,使改革成为促使其成长的助力。文章通过对农业科研院所现行人才激励机制的分析,指出了其中存在的平均主义盛行、职位晋升论资排辈和激励方式单一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打破平均主义,按能力和贡献分配,根据业绩和能力评定职称,激励方式多元化等建议。
分类号: F324.3`C964.2
- 相关文献
[1]科研事业单位科技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初探——以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为例. 瞿阳,姚远方. 2021
[2]浅论科技人才的激励机制. 赵青山. 2012
[3]非营利性科研机构科技人才激励机制探讨——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为例. 陈燕羽,马子龙,师雪茹,尹一伊. 2014
[4]省级科研院所促进农业科技发展的实践与思考-以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为例. 杜宇茜,郭庆港,马平,马广源. 2023
[5]创新培养激励机制,加快西藏果树人才培养. 曾秀丽. 2015
[6]新时期农业科研机构青年科技人才激励机制研究-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为例. 黄广艺,彭碧琳,胡泽浩,黄章慧,肖昕. 2022
[7]浅析我国农业科研院所的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杜鹃,姜媛媛,徐世艳,吕珂,侯倩倩,王佳江,赵泽民. 2017
[8]农业科研院所科技人才伦理管理策略. 黄丽芸. 2017
[9]农业科研院所科技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贺双梅,娄伟,佟彤,李晓迪,李楠,李林蔚. 2023
[10]新形势下青年科技骨干人才培养路径探析——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为例. 王森,杨娟,张瑜,王永霞. 2024
[11]新形势下农业科技人才协同创新研究 -以安徽省为例. 黄慧,肖扬书,胡晨. 2022
[12]创新农业科研院所人才激励机制探讨——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为例. 欧阳欢,方骥贤,唐冰,常偲偲,詹小康. 2012
[13]农业科研院所提升兼职纪检干部系统思维能力的 实践与思考-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为例. 蒲树和,罗志强,郑少强,叶雪萍. 2019
[14]创新农业科研院所人才激励机制探刮-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为例. 欧阳欢,方骥贤,唐冰,常偲偲,詹小康,陈峡汀,白菊仙. 2012
[15]从激励机制视角探析农业科研院所人力资源管理. 吴林妃,陈丽君,庄俐,符建荣. 2014
[16]新形势下高效农业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体系研究. 师雪茹,陈刚. 2020
[17]关于加强农业科研院所知识产权工作的探讨——以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为例. 赵颖文. 2012
[18]农业科研院所科技平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以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为例. 赵娜,滕雪莹,石淑萍,魏巍,陈增良,刘书禹. 2019
[19]我国农业科研院所青年科技人才培养的思考. 汤承超. 2015
[20]浅谈农业科研院所的“蘑菇管理”. 邵敏,褚田芬.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北京市板栗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作者:乔艳杰;刘巍;吴瑞刚;胡广隆;兰彦平;程丽莉;程运河;毛威涛
关键词:板栗;产业;发展趋势
-
板栗花发育B类基因CmPI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作者:郭晓萌;杨前宇;程丽莉;胡广隆;刘钊;周广柱;兰彦平;程运河
关键词:板栗;花器官;B类基因;基因功能验证;PISTILLATA
-
新时代推动科研事业单位科技创新与发展
作者:刘凤芹;房佳兴;王梦雪;张俊杰
关键词:科研事业单位;新时代;科技创新能力;对策
-
联合QTL定位和转录组分析揭示玉米开花期的遗传基础
作者:杨媛;刘亚苹;王建华;张红伟
关键词:玉米;抽雄期;散粉期;数量性状座位;候选基因
-
薪酬福利管理,如何提质升级
作者:殷艺琼;张清智
关键词:
-
玉米株高QTL的定位及主效QTL的确认
作者:高歌;杨媛;郑军;张红伟
关键词:玉米;株高;关联分析;QTL
-
月季中R2R3-MYB基因RhMYB113c调控花青素苷合成
作者:李茂福;杨媛;王华;范又维;孙佩;金万梅
关键词:月季;花瓣;RhMYB113c基因;花青素苷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