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明对虾野生群体与选育群体肌肉中滋味物质的比较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郭建港

作者: 郭建港;何玉英;王琼;郑礼;李健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肌肉;游离氨基酸;呈味核苷酸;甜菜碱;无机离子;滋味

期刊名称: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ISSN: 2095-1833

年卷期: 2022 年 12 卷 003 期

页码: 9-16

摘要: 为比较分析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野生群体和选育群体肌肉的滋味品质,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和离子色谱仪对中国明对虾2个群体肌肉中的游离氨基酸、呈味核苷酸、甜菜碱和无机离子的含量进行测定,并采用味道强度值(TAV)和味精当量值(EUC)来评价滋味物质的呈味强度.结果表明:野生群体游离氨基酸总量为4509 mg/100 g,显著高于选育群体的3039.24 mg/100 g(P<0.05),选育群体中仅脯氨酸含量显著高于野生群体(P<0.05),野生群体中TAV>1的氨基酸有9种,选育群体为5种,说明野生群体中对滋味有贡献的游离氨基酸组成较选育群体更加丰富;野生群体中呈味核苷酸总量及其中的5′-腺苷酸(AMP)、5′-肌苷酸(IMP)含量均显著低于选育群体(P<0.05),其AMP、IMP的TAV值为0.79和5.12,低于选育群体,说明AMP、IMP对选育群体滋味贡献程度更高;野生群体中甜菜碱、K+、Ca2+、Na+和Cl-的含量及TAV值显著高于选育群体,其中仅PO3-4的含量显著低于选育群体(P<0.05);野生群体的EUC为28.46 g MSG/100 g,显著高于选育群体的15.70 g MSG/100 g(P<0.05).综上,野生群体肌肉的整体鲜甜滋味要优于选育群体,而脯氨酸、AMP、IMP和PO3-4对选育群体滋味贡献更加显著,同时表明选育群体也具有较好的水产滋味品质.

分类号: S93

  • 相关文献

[1]不同干燥方式对卵形鲳鲹鱼片风味的影响. 吴燕燕,陈茜,石慧,魏涯,王悦齐. 2022

[2]反复卤煮对老汤品质影响研究. 唐春红,李海,李侠,张春晖,陈琳莉. 2015

[3]卤制小龙虾卤水品质变化规律研究. 杨慧,张帆,文新年,谭欢,于美娟. 2020

[4]反复卤煮对老汤品质的影响研究. 唐春红,李海,李侠,张春晖,陈琳莉. 2015

[5]猪肉滋味主效物质分析及其用于滋味评价的探讨. 秦凯鹏,陶新,刘淑杰,徐子伟,门小明. 2024

[6]大黄鱼成鱼养殖阶段滋味物质分析. 郭全友,张秀洁,姜朝军. 2019

[7]HS-SPME-GC-MS结合HPLC分析5种食用菌鲜品中的风味成分. 殷朝敏,范秀芝,史德芳,樊喆,程薇,高虹. 2019

[8]香糟大鲵冷冻调理制品工艺优化及滋味评价. 马东林,郭全友,李保国,冯广朋,杨絮,王海华,姜朝军,马本贺. 2022

[9]丁香油对蟹黄鲜虾酱贮藏品质的影响. 陈小雷,胡王,马朝彬,凌俊,段国庆,鲍凯. 2020

[10]不同养殖地区克氏原螯虾肌肉熟制前后滋味差异. 刘煊,邱文兴,胡传锋,杜柳,刘栋银,向开凯,汪超,乔宇. 2025

[11]克氏原螯虾壳粉添加量对发酵克氏原螯虾酱滋味特性的影响. 陈戈辉,黄琪,胡传峰,谌玲薇,吴文锦,熊光权,于巍,乔宇,涂子仪,汪超. 2025

[12]饲料牛磺酸干预对不同加工方式盐焗鸡风味品质的影响规律. 赵亮,陈彤,刘学铭,唐道邦,杨怀谷,王旭苹,林耀盛,程镜蓉,朱明军,阮栋. 2025

[13]蓝圆鰺腌干工艺中组织蛋白酶与游离氨基酸和滋味形成的关系. 吴燕燕,曹松敏,李来好,杨贤庆,林婉玲,陈胜军. 2018

[14]基于多元统计学解析我国四大烧鸡菜肴制品滋味物质图谱. 孙祥祥,喻余梅,杨欣宇,孟德娟,李文浩,刘欢,张德权,王振宇. 2023

[15]2种生态类群刀鲚(江刀和海刀)肌肉游离氨基酸的差异. 张呈祥,徐钢春,顾若波,郑金良. 2010

[16]2种生态类群刀鲚(江刀和海刀)肌肉游离氨基酸的差异. 张呈祥,徐钢春,顾若波,郑金良. 2010

[17]NaCl胁迫下黄瓜幼苗无机离子的渗透调节效应. 周俊国,扈惠灵,曾凯,赵润洲,成坤. 2010

[18]渗透调节在碱茅(Puccinellia tenuiflora)幼苗适应盐逆境中的作用初探. 王锁民,朱兴运,王增荣. 1993

[19]水分胁迫对白刺幼苗生物量和渗透调节物质积累的影响. 赵纪东,傅华,吴彩霞. 2006

[20]干旱胁迫下旱稻和水稻对K~+和Ca~(2+)的动态吸收研究. 侯佩臣,王晓冬,王美娟,潘大宇,罗斌.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