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炭对旱作农田土壤持水特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小宁

作者: 刘小宁;蔡立群;黄益宗;董博;南学军;高志强

作者机构: 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关键词: 生物质炭;容重;孔隙度;土壤持水曲线;土壤水分常数

期刊名称: 水土保持学报

ISSN: 1009-2242

年卷期: 2017 年 04 期

页码: 112-11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确定添加生物质炭对旱作农田土壤持水特性的影响,在隆中黄土高原典型旱作农田区设置相关定位试验,对不同生物质炭输入水平的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土壤水分常数及土壤水分特征曲线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生物质炭的添加能够减小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随着生物质炭输入水平的增加,土壤容重的减小及土壤孔隙度的增加幅度加大。生物质炭达到50t/hm~2时土壤结构变化最为明显,0—5,5—10,10—30cm土层中土壤容重相比对照分别减小7.01%,9.91%,16.60%,土壤毛管孔隙度分别增加19.47%,21.02%,29.94%;并且生物质炭的施入可以增加土壤饱和含水量、土壤田间持水量、土壤有效水分含量。随着生物质炭输入水平的不断加大,各水分常数呈现出上升趋势,但当生物质炭输入水平达到40t/hm~2后涨幅空间开始减小。说明生物质炭的添加能够提高旱作农田的持水性能,但输入水平达到40t/hm~2后,土壤持水性能趋于稳定。

分类号: S152.7

  • 相关文献

[1]蔬菜无土栽培基质初步筛选研究. 焦永刚,石琳琪,董灵迪,郭敬华,曹彩霞. 2010

[2]利用比重和孔隙度评估小麦籽粒饱满度. 赵莉,邓骋,何贤芳,汪建来. 2022

[3]生草对梨园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 孙计平,张玉星,吴照辉,李英丽,张召. 2015

[4]保水剂对发酵床垫料栽培基质性状及小白菜生长的影响. 卢信,刘丽珠,范如芹,张振华,罗佳,严少华. 2017

[5]黑土肥料长期定位试验冻土分割搬迁后土壤融合效果评价. 匡恩俊,迟凤琴,张久明,宿庆瑞,周宝库,高中超,朱宝国. 2018

[6]不同田间管理措施对棕壤土持水能力的影响. 张玉凤,李彦,高新昊,张英鹏,孙明,罗加法. 2017

[7]保水剂对混剂土特性的影响. 陈宝玉,张林,滕轶(龙天),孙海芹,黄选瑞. 2008

[8]土壤有机质含量对土壤水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单秀枝,魏由庆,严慧峻,刘继芳,张锐. 1998

[9]基于粒子系统的土壤可视化仿真研究. 王功明,郭新宇,赵春江,王纪华. 2008

[10]有机肥替代对土壤理化性状及产量的综合评价. 杨忠赞,迟凤琴,匡恩俊,张久明,宿庆瑞,张一雯,刘亦丹. 2019

[11]基于纵横波同步联合的孔隙模量三参数AVO反演方法. 丁燕,杜启振,刘力辉,符力耘,冷雪梅,刘子煊. 2020

[12]多年生混播草坪土壤物理性质的研究. 石风善. 2004

[13]不同热解温度水稻秸秆生物炭对菠菜生物量和品质的影响. 戚琳,宋修超,韩承辉,谢伟芳,程婷. 2017

[14]植物残体对土壤结构性状的影响. 孙海国,雷浣群. 1998

[15]不同茬口对土壤肥力和后作小麦的影响. 高惠民,林葆,張紹丽,周玉荣,周叔华,楊雨富. 1964

[16]秸秆纤维尺寸对育秧基质块干燥及吸水速率的影响. 雍宬,赵晟,张思怡,孙恩惠,曲萍,陈玲,王秋君,刘朝政,靳红梅,徐跃定,黄红英. 2024

[17]黑土长期定位原状土壤搬迁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迟凤琴,孙炜,匡恩俊,张久明,宿庆瑞,周宝库,张凤彬. 2014

[18]丘陵土壤施用有机复合保水树脂后的物理性状变化. 唐玉邦,虞利俊,裴勤,徐磊,罗佳,范如芹,王东升. 2016

[19]不同覆膜方式对甘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马志民,刘兰服,姚海兰,张松树. 2012

[20]青贮压实的影响因素与技术策略. 严旭,左艳春,王红林,吴子周,李杨,王强锋,杜周和.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