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西南秋玉米缓释肥的施肥效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韦德斌

作者: 刘永贤;向英;费永红;钟维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缓控释肥;秋玉米;产量;肥料农学利用率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15 年 43 卷 04 期

页码: 94-9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了提高秋玉米的肥料利用效率和节省施肥用工,2012年在广西百色市开展不同类型缓释肥(D1F1、D1F2、D1F3、D1F4、D1F5、D1F6、D2F1、D2F2、D2F3、D2F4、D2F5、D2F6、CK1、CK2)一次性施肥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与CK2(习惯施肥)相比,施用不同类型缓释肥的秋玉米株高、茎粗、穗位高、穗长、产量、单位肥料农学利用率分别平均提高3.48%、2.36%、4.04%、1.53%、28.28%,其中D1F5组合的增产效应较明显,可增产15.67%;D1F4组合的单位肥料农学利用率较高,可比CK2提高53.78%。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增密与减氮对秋玉米产量形成与氮肥利用的影响. 张萌,潘高峰,黄益勤,何俊欧,方雪东,刘志辉,展茗. 2019

[2]金正大缓控释肥在晚稻上的应用研究. 张玉烛,刘洋,刘功朋,陈德华,周学其,蔡灿然. 2012

[3]玉米缓控释肥不同施用模式比较试验. 侯青光,卢亚妮,陆文娟,韦贵剑,李伏生. 2016

[4]不同缓控释肥种类及施用深度对花生养分积累及产质量的影响. 余琼,索炎炎,司贤宗,张翔,李亮,孙艳敏. 2020

[5]缓控释肥对糯玉米鲜苞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张垚,孔亮亮,杨跃华,刘俊峰,崔阳,宋俏姮. 2021

[6]不同缓控释氮肥对冬小麦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刘学彤,贾良良,杨云马,杨军芳,杨振立. 2020

[7]不同缓控释肥对小麦产量、氮素吸收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刘苹,李庆凯,林海涛,刘开昌,赵海军,宋效宗,沈玉文,王江涛. 2020

[8]太湖地区稻田不同氮肥管理模式下氨挥发特征研究. 俞映倞,薛利红,杨林章. 2013

[9]缓控释肥在玉米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王长军,蒙静,武东波,肖庆红. 2014

[10]基于鄂北区域的两种水稻缓控释肥用量研究. 何帅,汪本福,陈斌,陈超,赵永平,李小坤. 2022

[11]缓控释肥用量与种植密度对稻田免耕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马全姿,陈辉云,范大泳,雷建军. 2016

[12]缓控释肥对春玉米干物质积累、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吕巨智,石达金,周勋波,唐国荣,李发桥,贺囡囡,谢小东,谭贤杰,邹成林,程伟东,张述宽. 2023

[13]密度和缓控释肥对红花标记杂交棉鲁05H9生育进程及产量的影响. 姜辉,赵军胜,王家宝,高明伟,王秀丽,陈莹,王留明. 2014

[14]缓控释肥配施速效氮对优良食味粳稻南粳9108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胡中泽,杨大柳,衣政伟,王安,杨亚云,陈春英,王显. 2024

[15]华北小麦-玉米轮作区缓控释肥应用效果分析. 卢艳丽,白由路,王磊,王贺,杜君,王志勇. 2011

[16]常规施肥与缓控释肥对广西3个主推玉米品种产量的影响. 邹成林,翟瑞宁,张丰哲,程伟东,黄开健. 2018

[17]不同缓控释肥品种对玉米养分吸收、氮肥利用率及产量的影响. 刘苹,李庆凯,林海涛,刘开昌,赵海军,宋效宗,沈玉文,王江涛. 2020

[18]缓控释肥组配对长江上游早熟杂交籼稻再生稻产量和物质积累的影响. 张巫军,段秀建,杭晓宁,唐明瑜,姚雄,唐永群,刘强明,文明,肖人鹏,张现伟,李经勇. 2021

[19]秋玉米栽培技术要点. . 2010

[20]烟田免耕直播套种秋玉米栽培技术. 王长新,张延春,张亚,陈志辉,周世民.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