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CP4EPSPS基因转化紫花苜蓿的研究及抗性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英哲

作者: 王英哲;王一楠;任伟;徐安凯;刘艳芝;郝东云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紫花苜蓿;转化;农杆菌;Bar基因;CP4EPSPS基因

期刊名称: 北方园艺

ISSN: 1001-0009

年卷期: 2019 年 018 期

页码: 32-3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了提高苜蓿抗除草剂的能力,以"公农1号"紫花苜蓿为试验材料,采用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将Bar基因和CP4EPSPS基因转入紫花苜蓿中,研究了优化影响转化的5个主要因子(分别为外植体、农杆菌种类、侵染浓度、共培养时间、筛选浓度),建立了农杆菌介导的"公农1号"紫花苜蓿高效转化体系,获得转基因植株.结果表明:选择再生苗叶片作为外植体、EHA105农杆菌侵染、菌液浓度OD600值为0.8、共培养3 d、转化过程中草铵膦筛选浓度选择2 mg·L-1为宜,是最佳转化方案.试验结合分子检测和试纸条检测初步证明目的基因已经整合到紫花苜蓿中,最终喷施草甘膦确定12株为转基因植株.

分类号: S541.9%Q943.2

  • 相关文献

[1]农杆菌转化小麦幼胚获得转bar基因再生植株. 梁雪莲,孙毅,郭平毅,刘惠民,刘少翔,王景雪,解志红. 2003

[2]新疆大叶紫花苜蓿BADH基因转化体系的研究. 张丽,甘晓燕,石磊,陈虞超,聂峰杰,宋玉霞. 2014

[3]花粉管通道介导的抗除草剂基因(bar)对大豆的遗传转化. 刘昭军,李铁,刘丽艳,刘琦,王珣,马启慧. 2007

[4]农杆菌介导法向玉米萌发种子转化bar基因的研究. 张明义,张彦芹,杨丽莉,梁改梅,董春林,孙洁,李洁,谢宝妹. 2011

[5]CryIA(a)-pta双价抗虫基因转化粳稻及二化螟抗性评估. 林秀峰,刘志铭,刘德璞,郝文媛,唐克轩,武天龙. 2006

[6]小麦花粉管途径转化及高效筛选体系的建立. 黄益洪,刘春光,马鸿翔,刘根齐,周淼平,孙勇如,余桂红,陆维忠. 2004

[7]甘蓝型油菜的遗传转化. 杜建中,孙毅,曹秋芬,郝曜山,刘龙龙,贺健. 2008

[8]农杆菌介导HaBADH基因转化马铃薯的研究. 张丽,程永芳,巩檑,甘晓燕,聂峰杰. 2016

[9]农杆菌介导的枳壳转化系统建立研究初报. 韩美丽,李耿光,贺红,张银东,张兰英,陆荣生. 2000

[10]小麦不同品种外植体的农杆菌转化方法的研究. 吴茂森,成卓敏. 2002

[11]农杆菌介导的枳壳转基因条件优化途径建立研究. 陆荣生,杜晓莉,吴耀军. 2005

[12]BenA3基因双元载体的初步构建及转化绿僵菌189的初步研究. 王广君,张泽华,农向群,魏松红. 2010

[13]电镜观察农杆菌介导香蕉基因转化的影响因子. 陆英,李华平,郑服从. 2006

[14]蛋白激发子基因peaT1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转化棉花的研究. 曾洪梅,杨秀芬,袁京京,邱德文. 2011

[15]由农杆菌介导将白叶枯病抗性基因Xa21转入我国的5个水稻品种. 翟文学,李晓兵,田文忠,周永力,潘学彪,曹守云,赵显峰,赵彬,章琦,朱立煌. 2000

[16]高羊茅抗真菌病基因转化的研究. 马生健,徐碧玉,曾富华,卢向阳湖南农业大学生物技术系. 2006

[17]农杆菌介导的抗菌肽基因转入枳壳影响因素研究. 陆荣生,杜晓莉,吴耀军. 2006

[18]通过构建三段T-DNA载体高频率获得无标记转基因大豆植株的研究. 叶兴国,秦华. 2007

[19]提高根癌农杆菌介导水稻遗传转化频率的研究. 殷丽青,张建军,王慧梅,程磊,王新其,沈革志. 2003

[20]Mini-Ti质粒在农杆菌菌株间的转移. 冯翠莲,曾艳波,蔡文伟,张树珍.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