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虾人工选育群体的同工酶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健

作者: 李健;高天翔;柳广东;刘萍;王清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中国对虾;人工选育;同工酶

期刊名称: 海洋水产研究

ISSN: 1000-7075

年卷期: 2003 年 24 卷 02 期

页码: 1-8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采用水平淀粉凝胶电泳技术对中国对虾人工选育子一代、子四代、子五代群体和黄、渤海野生群体遗传变异进行了同工酶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在检测的 4个群体肌肉组织的 13个基因位点中 ,MDH 2 、GPI 、MPI 、PGM 2 和PGM 3 5个位点呈多态。PGM 3 位点上的变异程度最高 ,其等位基因频率呈递减趋势 ;人工选育群体在MPI 位点上出现 c基因 ,其等位基因频率呈递增趋势。中国对虾野生群体同人工选育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相同 ,为 38 4 6 % ;其平均观察杂合度分别为 0 0 5 77、0 0 377、0 0 2 6 3、0 0 2 31,呈依次递减趋势。中国对虾野生群体和人工选育群体之间的遗传距离平均值为 0 0 0 6 2 ,远大于子四代和子五代间的遗传距离。人工选育中国对虾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已有所降低 ,但在某些基因座位上出现了特异基因 ,这是否可作为具有良好生长特性和抗逆能力的人工定向选育群体的基因标记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分类号: S917

  • 相关文献

[1]马鹿人工选育品系品种种质特性分析. 郑兴涛,马艳玲,赵蒙,姜秀芳,邴国良,时孔民. 2000

[2]草金鱼的遗传特性及人工选育方法. 程云生,蒋业林,王芬,徐世红,王永杰,陈红莲,潘庭双. 2018

[3]牧区绒山羊舍饲半舍饲技术. 张晓庆,那日苏. 2006

[4]渤海中国对虾资源增殖调查. 李忠义,王俊,赵振良,周军,吕振波,董婧,刘茂利,金显仕. 2012

[5]不同饵料组合对中国对虾幼体WSSV携带量及存活率的影响. 肖广侠,孟宪红,孔杰,曹宝祥,刘宁,张庆文,罗坤,李战军. 2013

[6]中国对虾不同凝集素基因应答WSSV侵染的表达差异. 高焕,赖晓芳,王伟继,孟宪红,孔杰. 2012

[7]中国对虾Rab7全长cDNA的克隆及原核表达. 卢金凤,梁高峰,梁艳,黄倢. 2012

[8]5-溴尿嘧啶处理受精卵对中国对虾抗病和生长的影响. 张天时,赖光艳,孔杰,王清印,罗坤,黄雪芹. 2010

[9]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黄海3号”新品种的培育. 李健,何玉英,王清印,刘萍,李吉涛,王学忠. 2015

[10]非标记探针HRM法在中国对虾EST-SNP筛选中的应用. 吴莹莹,孟宪红,孔杰,王清印,栾生,罗坤. 2013

[11]中国对虾抗病性状遗传标记筛选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李素红,张天时,孔杰,孟宪红. 2009

[12]微卫星技术对黄、渤海海域7个不同地理群体中国对虾的遗传结构和遗传分化研究. 孟宪红,孔杰,王清印,刘萍. 2008

[13]中国对虾血蓝蛋白基因cDNA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孙杰,王宝杰,孙姝娟,李晓华,姜珊,刘梅,蒋克勇,王雷. 2010

[14]褐藻提取物与复合磷酸盐对中国对虾保水效果的比较. 张丽,王丽,李学鹏,励建荣. 2010

[15]中国对虾蛋白致敏小鼠模型构建及主要过敏原的双向电泳联合质谱鉴定. 傅玲琳,梁亚云,赵淑淑,王彦波. 2017

[16]磺胺类药物在中国对虾3种组织中的代谢情况. 李金宝,李健. 2014

[17]中国对虾人工选育快速生长群体不同世代间的AFLP分析. 李朝霞,李健,何玉英,刘萍,王清印. 2006

[18]天津海域中国对虾资源量分析. 谷德贤,王婷,刘国山,刘茂利,王晓宇. 2014

[19]中国对虾冷藏过程中肌肉组织结构与蛋白质生化性质的变化. 李学鹏,陈杨,王金厢,仪淑敏,徐永霞,王彦波,励建荣. 2014

[20]冷藏条件下中国对虾肌肉蛋白质的生化特性. 李姣,李学鹏,励建荣,朱军莉.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