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基鱼塘的兴起与式微-从"处处倚蚕箔,家家下鱼筌"说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奕仁

作者: 李奕仁;沈兴家

作者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关键词: 江南水乡;太湖;桑基鱼塘;蚕丝文化;诗词

期刊名称: 中国蚕业

ISSN: 1007-0982

年卷期: 2021 年 004 期

页码: 60-64

摘要: 太湖东南岸,原先的吴县、吴江县、吴兴县一带,是江南水乡的典型区域。从"处处倚蚕箔,家家下鱼筌"说起,介绍了唐宋元明清历代诗人生动描写这一带河道交错、湖荡棋布、桑青麻壮、鱼跃蚕眠场景风光的诗篇。从史料分析,明朝崇祯末期,湖州沈氏撰写的《沈氏农书》首次总结记载了平原水网地区挖塘养鱼、塘基(岸、塍、埂)栽桑养蚕即桑基鱼塘的概念与内涵。但该书未能及时出版,直到清初才由桐乡的张履祥加以辑录整理,并与他自己撰写的《补农书》合并成册,由其后人与好友据手抄本选刻行世。而在另一片水网地区珠江三角洲,早在明朝初年就已经出现果基鱼塘、桑基鱼塘的生产经营方式,至清代中叶已形成大规模、专业化的桑基鱼塘蚕区。2002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全球环境基金会(GEF)等国际机构共同发起,设立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项目计划,"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得以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体现了桑基鱼塘重要的历史文化地位和生产生态意义。

分类号: S88-09

  • 相关文献

[1]“一带一路”战略下的蚕丝文化建设. 钱荷英,徐安英,孙平江,李刚. 2016

[2]宝桑园科普基地在科普活动中的功能与作用. 陈智毅,廖森泰,肖更生,袁金辉,吴娱明,刘子放,龙镜池,任德珠,张友胜. 2009

[3]唐宋茶诗词中的三种品茶意境. 朱海燕,王秀萍,刘仲华,刘德华,施兆鹏. 2009

[4]宋代诗词稻作知识传播作用对现代农业科技知识推广的启迪. 殷三,李浩. 2012

[5]明清古籍及诗画中的茶花及其园林应用分析. 贾虎,董青云,吴瑾,沈琳,李秉玲,张亚利. 2024

[6]明代诗词中的稻作文化知识. 殷三,李浩. 2017

[7]南方蚕区蚕桑产业循环经济的典型模式——桑基鱼塘. 张健,窦永群,桂仲争,李龙,赵远,任永利,王文义,张志生. 2010

[8]珠江三角洲地区桑基鱼塘的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 王思远,廖森泰,邹宇晓,林光月. 2019

[9]生存需求、政策引导、经济转型与技术革新:明清苏南生态农业的发展动因探析. 冷鹏. 2020

[10]珠江三角洲桑基鱼塘的农业景观发展及演变分析. 申佳慧. 2019

[11]珠江三角洲桑基鱼塘沉浮录. 冯启新. 2005

[12]江苏太湖淤泥的农用方式及风险防控措施. 白延飞,王海芹,沈建宁,王子臣,管永祥,梁永红. 2015

[13]生源性湖泛水体主要含硫致臭物及其产生机制. 卢信,刘成,尹洪斌,范成新. 2015

[14]太湖和滇池表层水体水质与水华蓝藻生物质生化性状的关系. 杜静,钱玉婷,徐跃定,张建英,常志州. 2013

[15]基于遥感技术的太湖放养凤眼莲的生长模型. 孙玲,朱泽生,王晶晶,刘华周. 2011

[16]太湖秀丽白虾抱卵前后肌肉生化组成和能量密度变动. 刘凯,段金荣,徐东坡,张敏莹,王桂学,施炜纲. 2010

[17]太湖湖内综合治理技术. 陈荷生,江溢,宋祥甫,邹国燕. 2002

[18]太湖刺网生计渔业问题. 陈君祥,高超,刘依阳. 2020

[19]太湖3个典型水域红鳍原鲌(Cultrichthys erythropterus)δ~(13)C和δ~(15)N值的变化规律. 王晓玲,徐东坡,刘凯,段金荣,施炜纲. 2015

[20]太湖首次发现楯螺和尖膀胱螺(英文). BECKMANN Melanie C,何全源,杨健,徐跑.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