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配比多菌灵与戊唑醇防治小麦赤霉病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沈迎春

作者: 沈迎春;张怡;刘福海;陈怀谷;朱叶芹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多菌灵;戊唑醇;混配;防效

期刊名称: 农药科学与管理

ISSN: 1002-5480

年卷期: 2016 年 37 卷 09 期

页码: 50-56

摘要: 在感病品种和中等肥力土壤条件下,分析多茵灵、戊唑醇不同比例混配对小麦赤霉病的室内活性和田间防效以及对小麦产量及DON毒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多菌灵、戊唑醇2:1~7:1比例混配对小麦赤霉病菌均呈加和作用,多菌灵与戊唑醇4:1、5:1、7:1对小麦赤霉病的田间防效在60.3%~73.3%之间,小麦产量增加49.1%~72.2%,多菌灵:戊唑醇7:1比例混配在用药量较少的情况下防效与其他比例混配药剂防效相当,但3种配比处理间小麦产量和DON毒素并无显著差异(P>0.05)。结合生产实际,48%戊·多悬浮剂、80%戊·多可湿性粉剂、40%戊·多悬浮剂在其中高剂量下在小麦扬花10%、小麦扬花100%时期各施用1次对小麦赤霉病有理想防效,具有推广意义。

分类号: S435.121.45

  • 相关文献

[1]多菌灵/戊唑醇复配对小麦赤霉病菌抗药性菌株的活性增效作用. 毕秋艳,马志强,张小风,王文桥,韩秀英. 2010

[2]生防细菌B579与多菌灵协同防治立枯病的效果初探. 杨秀荣,孙淑琴,田涛. 2011

[3]戊唑醇、丙森锌混配剂对大樱桃黑斑病菌的毒力及其增效作用. 范昆,王海荣,曲健禄,赵金平. 2013

[4]多菌灵和三唑酮混配对小麦病害的协同杀菌作用. 陆长婴,季明东,李沛元,徐润成,陈茂林. 2000

[5]多菌灵与三唑酮复配对油菜菌核病的协同作用. 孙国才,季明东,陆长婴,李沛元. 2000

[6]多菌灵和吡唑醚菌酯对2种辣椒炭疽病菌联合毒力的测定. 林琳,高同春,高智谋,张勇. 2011

[7]戊唑醇防治小麦赤霉病技术. 刘福海,张怡,沈迎春,陈怀谷. 2017

[8]苯醚菌酯与戊唑醇混剂对小麦赤霉病菌的联合毒力及田间防效. 陈宏州,王兵兵,张新建,杨红福,徐超,缪康,张建华,朱凤. 2023

[9]福美双和戊唑醇增效与拮抗组合对小麦赤霉病菌细胞膜透性及内含物渗漏的影响. 毕秋艳,马志强,张小风,王文桥,韩秀英,田银萍. 2009

[10]黑龙江省田间防治小麦赤霉病的药剂筛选. 李易初,孟庆林,石凤梅,马立功,刘佳,张匀华. 2015

[11]戊唑醇防治小麦赤霉病施药时期及安全性评价. 纪莉景,栗秋生,王连生,王亚娇,李聪聪,孔令晓. 2017

[12]江苏省小麦赤霉病病菌对多菌灵抗药性发展及其治理对策研究. 吴佳文,杨荣明,杨红福,陈红州,田子华. 2019

[13]多菌灵及其复配制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应用效果. 宋益民,丛国林,陈怀谷. 2018

[14]贝莱斯芽孢杆菌EA19与多菌灵复配防治小麦赤霉病研究. 王文肖,刘美玲,阙亚伟,郑磊,张强,喻大昭,杨立军,龚双军,曾凡松,李利. 2024

[15]上海地区草莓枯萎病病菌的鉴定及对4类杀菌剂的敏感性. 许媛,成玮,颜伟中,肖婷,王建华,吉沐祥,杨敬辉. 2020

[16]2013年湖北省小麦赤霉病菌对多菌灵和戊唑醇的敏感性. 龚双军,杨立军,向礼波,史文琦,汪华,曾凡松,张学江,薛敏峰,喻大昭. 2014

[17]2018年湖北省小麦赤霉菌群体组成及杀菌剂敏感性检测. 赵亚男,邹艾洪,龚双军,刘伟,瓮巧云,袁军海,范洁茹,周益林. 2021

[18]戊唑醇对小麦赤霉病的田间防治和增产效果. 孔祥英,马鸿翔,张旭,喻大昭,朱志凌,张文杰,宋早芹. 2014

[19]多种杀菌剂对杧果叶片安全性及叶部病害防效调查. 陈劲豪,杨石有,张贺,张蕊,刘晓妹,蒲金基. 2018

[20]疫霉灵与腐植酸混配对番茄灰霉病的生物活性与药效试验. 匡石滋,南林坡,王晓容,曾杨,田世尧,林志雄,潘建平.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