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地粳稻在长江下游地区作双季早粳稻产量和品质表现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徐亚楠
作者: 徐亚楠;陶怡;叶淑珍;徐春梅;陈松;褚光;王丹英;欧阳由男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双季早粳稻;积温带;有效穗数;品质;产量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24 年 011 期
页码: 2114-212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分析引自寒地不同积温带粳稻品种作双季早稻时产量及构成以及品质差异,为筛选适宜长江下游种植的双季早粳稻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于2018、2021、2022年在浙江台州(121°13′E,28°78′N)和杭州(119°94′E,30°08′N)进行大田试验,分别以6、13和41个寒地粳稻品种为材料,主要来自黑龙江省第一至四积温带,以当地主栽的早籼稻品种中早39作为对照。分析寒地粳稻在南方稻区作双季早稻时产量和品质表现,并在2022年进行早粳稻品种的大田生产验证。【结果】通过提前早粳稻播期,3年的水稻收获期比当地双季早籼稻提前约0—15 d。2018年种植早粳稻品种的产量均值为6 637.77 kg·hm-2,其中空育131产量最高,为7 724.70 kg·hm-2,且在2022年的大田生产验证中产量达7 194.77 kg·hm-2;所有品种在南方作为双季早粳稻种植的垩白度、透明度、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符合二等优质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但整精米率较低。2022年早粳稻的平均产量为6 630.45 kg·hm-2,排名前三的依次为:龙垦257(8 324.99kg·hm-2)>龙垦263(8 170.94 kg·hm-2)>莲稻1号(8 108.34 kg·hm-2)。与中早39相比,早粳稻有效穗数多,但每穗粒数、千粒重和结实率低,导致其产量为中早39的54.75%—93.28%。第三积温带品种因高结实率从而产量表现优于其他积温带。寒地粳稻品种间产量及构成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有效穗数呈显著正相关,与单位面积颖花数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引自黑龙江省不同积温带的粳稻品种在长江下游作双季早稻时的生育期、产量和品质表现均验证了南方稻区种植双季早粳稻的可行性,空育131、龙垦257、龙垦263和莲稻1号可作为早粳稻进行下一步大面积示范种植。
分类号: S511.22
- 相关文献
[1]水稻穗长和有效穗数的QTL定位分析. 刘颖,叶生鑫,彭强,张大双,吴健强,王际凤,黄培英,朱速松. 2016
[2]种植模式、插秧密度对辽西盐碱土壤水稻产量性状的影响. 王昌华,唐志强,付亮,张丽颖,何娜,马作斌,高虹,郑文静,王辉. 2022
[3]深松对东北不同积温带春玉米田土壤物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郑培峰,张晓龙,杨今胜,吕艳杰,王永军. 2023
[4]聚糠萘水剂对不同积温带玉米花后叶片氮同化的影响. 高娇,董志强,徐田军,陈传晓,焦浏,卢霖,董学瑞. 2014
[5]中科发早粳1号分子设计育种. 陈明江,刘贵富,肖叶青,余泓,李家洋. 2023
[6]优质香型杂交稻新品种宜忧2108. 王峰. 2021
[7]高产水稻新品种连梗22号. 徐波,邢运高,徐大勇. 2023
[8]南方冬麦区小麦耐迟播高分蘖资源的鉴定与筛选. 尚毅,朱靖环,华为,汪军妹,贾巧君,杨建明. 2015
[9]苏打盐碱水田不同肥水耦合模式对‘吉粳511’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刘晓亮,侯立刚,齐春艳,刘亮,马巍,付胜,郭希明,付珍玉,隋鹏举. 2017
[10]丰优系列水稻新品系简介(二). 王贵才,李明生. 2000
[11]聚糠萘水剂对黑龙江省不同积温带玉米籽粒灌浆的影响. 徐田军,董志强,高娇,陈传晓,焦浏,解振兴. 2013
[12]聚糠萘水剂对不同积温带玉米叶片衰老和籽粒灌浆速率的影响. 徐田军,董志强,高娇,陈传晓,焦浏,解振兴. 2012
[13]玉米新晶种克玉17. 王辉,何长安,杨耿斌,纪春学,张恒,刘兴焱. 2014
[14]浅谈寒地不同积温带野生大豆的表型性状. 邸树峰,张静华. 2016
[15]寒地不同积温带野生大豆表型性状研究. 刘明,来永才,李炜,毕影东,刘淼,肖佳雷,邸树峰,王萍. 2016
[16]黑龙江省不同积温带种植玉米品种对四种病害的抗性鉴定与评价. 刘春来,杨帆,王爽,刘亮,蒋希峰,刘宇,李新民. 2020
[17]新疆不同积温带甜菜含糖率差异性的分析. 王燕飞,陈丽君,张立明,朱晓平. 2006
[18]两系杂交小麦品种绵杂麦168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初探. 周强,李生荣,陶军,任勇,杜小英,欧俊梅,雷加容. 2010
[19]南非优质蛋白玉米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马春红,李运朝,及增发,吴哲,崔四平,贾银锁. 2010
[20]不同水稻茬口及密度、不同氮肥用量及运筹对“淮麦28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王安邦,顾正中,周羊梅.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花椒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朱建义;胡容平;徐湘婷;范中菡;陈松;陈庆华
关键词:花椒(Zanthoxylum;bungeanum;Maxim.);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
播期对籼粳杂交稻甬优1540产量、品质的影响及其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
作者:冯向前;徐建强;沈足金;王丹英;徐春梅;陈松;章秀福;肖玉苹
关键词:播期;优质稻;产量;米质;气候因子
-
家蚕1~2龄人工饲料共育技术在保山市农村的应用试验
作者:陈云明;段中伟;杨旭;罗王周;陈松;杨海;刘建波;蒋碧婷;范国明;杨丽莎;番成砖;王永生;朱水芬;江亚;杨玉波;李春林
关键词:小蚕共育;人工饲料共育技术;饲料育;桑叶育;饲养对比试验
-
淹水胁迫下水稻种子和胚芽葡萄糖供应差异与胚芽存活的关系
作者:郑广杰;叶昌;朱均林;陶怡;肖德顺;徐亚楠;褚光;徐春梅;王丹英
关键词:淹水逆境;水稻种子;胚芽存活率;葡萄糖;α-淀粉酶;抗氧化酶
-
减氮配施有机肥对华浙优210产量与米质的影响
作者:章日亮;钟水美;章哲;杨佳佳;褚光
关键词:优质稻;施肥;有机肥;氮肥利用效率;产量;米质;华浙优210
-
不同灌溉模式对籼粳杂交稻甬优1540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作者:徐冉;杨文叶;朱均林;陈松;徐春梅;刘元辉;章秀福;王丹英;褚光
关键词:籼粳杂交稻;干湿交替灌溉;产量;水分利用率;根系形态与生理特征
-
赶黄草活性成分提取及不同部位成分分布对比
作者:向卓亚;朱柏雨;朱永清;夏陈;陈松
关键词:赶黄草;溶剂;部位;多酚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